暮春時節,走進寧武縣涔山鄉大石洞村,古樹掩映下的青石板路蜿蜒向前,白墻黛瓦的民宿錯落有致,游客們或漫步于林間步道,或在農家樂品嘗山珍野味。這一幕幕場景,正是寧武縣學習運用“千萬工程”經驗、傾力打造精品示范村的生動縮影。近年來,寧武縣堅持規劃引領、分類施策、產業賦能,確定了從2024年到2026年每年推動建設2個以上精品示范村、20個左右提檔升級村的目標,同時修訂完善《寧武縣“十四五”農業規劃》《寧武縣特色產業發展規劃》等多項政策,走出了一條生態美、產業興、百姓富的鄉村振興之路。
在寧化村,錯落有致的房舍、平整干凈的鄉間道路與古色古香的寧化古城相映成趣。作為全縣鄉村振興的示范樣板,寧化村以“一軸兩翼五個片區”空間布局為框架(國道241為軸,西部旅游、東部生態養殖為翼,打造農業、菌類種植等五大產業區),科學規劃村莊建設。通過引入專業團隊設計并征求群眾意見,該村修復古城墻、完善旅游設施,將美麗鄉村建設與鄉村旅游協同推進,把鄉村“美景”轉化為“生產力”,真正讓老百姓看到變化、得到實惠。
環境整治是鄉村振興的重要抓手。2024年,寧武縣堅持“三不整、七優先、三緊盯”原則,全域推進人居環境提升,累計拆除危舊房8494間、整治殘垣斷壁6萬米,清理垃圾13.36萬噸。全縣各鄉鎮緊盯主干道、村內道路、河道溝渠等重點區域,投入人力物力,全力清“死角”、掃“盲區”、治“頑疾”,著力補齊公共基礎設施短板。如今,各鄉村道路干凈整潔,村舍布局井然,贏得群眾一致好評。
產業融合激活鄉村經濟新動能。寧武縣深挖生態與文化資源,推動“農文旅”深度融合——寧化村開發沉浸式文旅體驗項目,將傳統村落轉化為鄉村旅游“富礦”;大石洞村緊緊抓住“省級旅游示范村”創建契機,科學謀劃、統籌布局,依托豐富的生態資源,先后規劃了滴水洞景區、農事活動體驗區、山區景觀區和原始森林生態康養區,形成了集體驗、休閑、康養于一體的現代化休閑旅游園,帶動周邊6個村的集體經濟發展,鼓起了老百姓的“錢袋子”。此外還通過“企業+專業團隊+村集體經濟合作社+農民”模式,讓村民逐步變成旅游從業者和管理者,從而實現雙贏。
黨建引領為鄉村振興凝聚合力。寧武縣不斷強化基層黨組織在推動農村發展過程中的核心引領作用,選優配強村“兩委”班子、駐村工作隊、到村工作大學生,全面保障各項待遇落實,常態化開展“三會一課”和黨員集中培訓,豐富主題黨日活動形式,積極開展“書記講黨課”“黨課開講啦”等活動,改造提升村(社區)黨群服務中心80個,建強黨組織戰斗堡壘。同時,持續完善治理體系,規范村級運轉,合理劃分和打造了“多格合一、多員合一,一格多用、一員多能”的農村“全科網格”204個,10余個便民服務事項實現社區“一站式”辦理。
鄉村振興需立足本土資源,以規劃為綱、產業為基、黨建為魂,方能激活鄉村內生動力,繪就共同富裕新畫卷。隨著寧武縣持續學習運用“千萬工程”經驗,有效推動了示范村建設從“點上美”向“全域美”升級。管涔山下,一幅“望得見山、看得見水、留得住人”的鄉村新圖景正徐徐展開。(記者魏鵬飛)
(責任編輯:盧相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