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7月1日起,山西首部紅色文博系列微劇《紅色守望》在省內外的20余家官網、新聞媒體及網絡平臺上連續播出,來自太行山的文物之旅,首次揭秘抗戰經典戰役決勝瞬間,百余件紅色文物集中亮相,為聽眾深度揭秘八路軍戰斗檔案,用聲音還原昨天,用信仰指引未來。截至9月1日,《紅色守望》已經播出28條音頻,點擊率超過了100萬次,讓網友在“云”端收聽民族英雄血戰沙場的紅色故事與革命精神。
山西抗戰是一幅波瀾壯闊的戰爭歷史畫卷,山西是八年抗戰的主戰場,也是華北抗戰的戰略支點。這些遺址,連同流傳極為廣泛的戰時故事,既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和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重要見證,也是山西抗日戰爭重要地位的歷史寫照。
《紅色守望》系列微劇由山西省文物局、太原廣播電視報聯合推出,全劇共分4個板塊,每個板塊由10個經典故事組成,每條音頻時長5到8分鐘。第1板塊:“烽火太行”軍事篇,以山西敵后抗日游擊戰爭和山西正面戰場戰役為主;第2板塊:“挺起太行”經濟篇,以山西經濟,特別是敵后抗日根據地經濟發展為主。第3板塊:“唱響太行”文藝篇,以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山西抗戰文藝救亡運動為主。第4板塊:“傳記太行”文學篇,以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山西抗戰文學救亡運動為主。
該劇策劃、主編王萍介紹,全劇以八路軍在太行山上浴血奮戰的革命歷史題材為內容,以革命文物遺址和遺跡為切入點,結合專家訪談、傳奇故事、戰地民歌等紅色內容,融講述、演藝、體驗、教育于一體,用聲音再現了發生在太行山脈的中國抗日戰爭和中國革命的英雄史詩,謳歌了中國共產黨帶領老區人民共赴國難、抗擊日寇的豐功偉績。
該劇策劃、山西省文物局政策法規處處長樊亞萍說,《紅色守望》的播發,對于進一步弘揚革命精神,傳承紅色基因,講好山西紅色故事具有重要的意義。(王媛)
(責任編輯:蔡文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