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9月6日,記者從省退役軍人事務廳獲悉,我省山西國民師范舊址革命活動紀念館等7處紀念設施、遺址入選第三批國家級抗戰紀念設施、遺址名錄,加上前兩批入選的14處,我省已入選國家級抗戰紀念設施、遺址共計21處,總量在全國位居第三。同時,我省上報的烈士中有李光漢、時芒、烙鋼、趙東魯、任義漢5位入選第三批著名抗日英烈名錄。
為隆重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5周年,經黨中央、國務院批準,國務院發出通知,9月3日公布了第三批80處國家級抗戰紀念設施、遺址名錄;同日,退役軍人事務部發出公告,公布了第三批185名著名抗日英烈、英雄群體名錄。
這7處紀念設施、遺址分別是:山西國民師范舊址革命活動紀念館(位于太原市杏花嶺區五一北路245號)、八路軍總司令部北村舊址(位于潞城區店上鎮北村)、武鄉縣八路軍烈士陵園(位于武鄉縣故縣鄉里莊村)、町店戰斗紀念園(位于陽城縣町店鎮町店村)、左權烈士陵園(位于左權縣遼陽鎮北街村陵園街)、白求恩模范病室舊址(位于五臺縣耿鎮鎮松巖口村)、雁門關伏擊戰遺址(位于代縣雁門關鎮太和嶺口村)。
我省上報入選的第三批著名抗日英烈有:李光漢(1907-1941),時任八路軍晉察冀五地委書記;時芒(1914-1941),時任山西省山朔縣縣長;烙鋼(1910-1943),時任山西省平定縣(路北)縣長;趙東魯(1919-1944),時任中國共產黨浮山縣第2區區委書記;任義漢(1917-1945),時任中國共產黨陵川縣第1區區長。
山西是抗戰時期八路軍總部和三大主力師的所在地,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八路軍和山西人民在這片土地上同日本侵略者開展了英勇頑強的斗爭,并創建了晉察冀、晉綏、晉冀魯豫抗日根據地,支撐著中國敵后抗戰的戰略全局。眾多的抗戰紀念設施、遺址是中華兒女浴血奮戰、抵御外侮的重要見證,是今天學習抗戰歷史的優秀教材。省退役軍人事務廳、省委黨史研究院、省文旅廳、省文物局等部門立足史料、細致考證,積極向國家進行了推薦上報。
省退役軍人事務廳相關負責人表示,將以此為契機,進一步引導廣大群眾銘記光輝歷史、傳承紅色基因、弘揚英烈精神,讓紅色文化成為具有獨特精神內涵的山西名片,為我省高質量轉型發展提供強大精神動力。(高建華 孟苗 申芯瑞)
(責任編輯:梁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