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突發的新冠肺炎疫情讓世界多國都陷入困境。對于我省遠赴非洲執行援助任務的醫療隊員而言,在本就艱苦的環境下,疫情給他們的工作帶來了更大的風險和挑戰。然而,這些可愛的隊員們想法設法克服一切困難,為當地患者解除疾病困擾。他們“不畏艱苦、甘于奉獻、救死扶傷、大愛無疆”的精神頻頻獲當地百姓及官方的認可,也為中國醫療隊續寫中非友誼作出了重要貢獻。
“我的中國醫生哪里去了?”
“中國醫生在哪兒?我得向他道謝!”74歲的貝亞拉剛醒,就急著向家人打聽中國(山西)第20批援喀麥隆醫療隊外科醫生何國林的去向。
10天前,貝亞拉突感身體劇痛,腹部膨隆,吃不下飯也睡不著覺。由于情況棘手,當地醫院立即請求中國醫療隊提供幫助。何國林閱片叩診后判斷,貝亞拉患有嚴重肝病,手術治療的方式不合適。為了緩解患者疼痛,也為了給患者家屬節省藥費及治療費用,在缺少相關醫療器械的情況下,何國林用注射器一點點抽腹水,借來靜脈留置針為病人治療,針灸醫生孫翠萍和甄曉然也加入到治療團隊,將神奇的針灸治療應用于患者身上。
經過一段時間的治療,9月2日,貝亞拉反饋自己腹部脹痛明顯減輕。9月3日,當中國醫療隊醫生隨同受援醫院院長貝拉(也是貝亞拉的妹妹)一同前往病房探望貝亞拉時,她眼睛放光,連聲說著“感謝中國醫生!”,她的女兒也連連合十致謝。
“無論多晚,無論多累,盡心竭力,不怕苦累,始終為患,是何主任的一貫作風。上周六輪值采購回來,已是中午12:30,收拾洗漱完畢,他又馬上前往病房看望患者。他說,這樣,他心里才放心踏實。每天他總是早早第一個到達病房,查看患者病情變化,及時調整用藥和治療。”中國(山西)第20批援喀麥隆醫療隊總隊長安步月介紹,在缺醫少藥的困境面前,何國林克服種種困難,進行著各種嘗試。只為了減輕患者痛苦,盡最大努力達到良好的效果。援非以來,何國林精湛的技術和務實的工作作風深得喀方醫務人員贊賞。他在婦兒醫院小兒外科開創了首例腹腔鏡的先河,援非工作以來,從未休息過一天。在一次會診中,受援醫院院長對何主任說:“你已經是我們雅溫得醫院的一名真正的醫生了。”
“中國針灸真是太神奇了!”
“這是多哥前代總統邦福·阿巴斯先生。阿巴斯先生今年72歲了,1個月前無任何誘因,出現了右側口眼歪斜,為此還冒著疫情的危險到法國進行診治,法國醫生診斷為特發性面神經麻痹,給他開了一些藥。然而一個月過去了,病情沒有太大好轉,阿巴斯先生出現右側耳后的疼痛,不得不來醫院看病。”8月的一個早上,在中國(山西)第23批援多哥醫療隊卡拉分隊援助的醫院,耳鼻喉科主任為中國醫生介紹了這位特殊的病人。
通過對阿巴斯先生進行詳細的診查,接診醫生潘衛峰發現,他是帶狀皰疹合并面癱!“一般來說,單純的面癱針灸療效較好,若合并有帶狀皰疹則治療難度明顯加大,甚至療效甚微。”面對這樣一位特殊的患者,潘衛峰不免有些擔憂:“如果療效明顯,疾病康復則好,反之則會影響中國醫療隊在非洲人民心目中的形象!”
為了啃下這塊“硬骨頭”,潘衛峰和同事趙萍針對阿巴斯先生的病情,幾經商議,最終制訂了一套最佳的治療方案,他們將辨證選穴與特殊用穴相結合,針灸、拔罐、放血、電針、穴位注射、耳穴壓豆等特色技術與西醫抗病毒、營養神經相結合,面癱和帶狀皰疹“兩手都要抓,兩手都要硬”!
經過一周的治療,阿巴斯先生的病情有了改善,耳后的皰疹不疼了,右眼流淚減輕不少,晚上睡覺也好了!
兩周后,阿巴斯先生的病情明顯好轉,口角歪斜已不明顯,右眼瞼也能完全閉合、流淚現象消除,右側抬頭紋和左側相比只差一道!阿巴斯先生高興地說:“中國針灸真是太神奇了!歡迎中國醫療隊到我家做客!”
“阿巴斯先生不僅邀請我們做客,還特意從55公里以外的家里給我們醫療隊送來當地的特產——igname(薯蕷的一種,當地人把它煮熟搗碎和玉米面一起做成主食,香甜軟糯,非常好吃)。”潘衛峰告訴山西晚報記者:“這不僅是對我們技術的肯定和信任,更是中非友誼的又一次見證!”
“小時候就知道中國醫療隊隊員技術高、人品好!”
“福貴”先生是喀麥隆國家公共衛生部合作司國際合作部第一助理研究官,全名叫Fabrice Pascal FOKOUE(法布里斯·帕斯卡爾·福庫)。工作的原因,他和中國醫療隊建立了深厚的感情,隊員們根據諧音,給它起了一個非常中國化、好聽的名字——福貴。
10月7日,正值我國國慶長假,“福貴”作為喀麥隆衛生部國際合作司官員,代表當地政府到姆巴爾馬尤看望、慰問這里的醫療隊員們。
“了解隊員們在當地工作、生活的狀況后,‘福貴’先生對大家在艱苦的環境下依舊能堅守陣地,無私為喀麥隆人民服務的精神表示感謝。”中國(山西)第20批援喀麥隆醫療隊姆巴爾馬尤分隊隊長冀兵介紹,當聽說醫療隊沒有按照國內長假安排休假,而是早已恢復上班的情況后,“福貴”先生豎起大拇指為隊員們點贊。
結合受援醫院概況和中國醫療隊工作的特點,“福貴”先生一行對姆巴爾馬尤醫院門診區各科診室都進行了參觀了解,并向當地醫生、護士詢問中國醫療隊的情況,聽到大家一致贊許的聲音,他們由衷地感到高興。
“很小的時候就知道有中國醫療隊援助喀麥隆,中國醫療隊隊員技術高、人品好,特別受喀麥隆人民的歡迎。”同行的喀麥隆國家公共衛生部合作司國際合作部執行官阿貝先生說道。
慰問活動現場,醫療隊對喀方衛生部官員在國慶節、中秋節期間的到訪表示感謝,雙方還就醫療隊以及中喀雙方的合作作了美好的回顧和展望,希望還能有更進一步的交流學習和援助。
“‘福貴’先生介紹說,等到疫情過后,還要在北方吉德市恢復設置醫療援助點,并且盡快開設經濟首都杜阿拉市的醫療援助點。”冀兵說,“其實,我國已經決定在非洲挑選30個醫院與國內的30家三甲醫院結成一對一的定點幫扶項目,‘福貴’先生得知姆巴爾馬尤市醫療隊就是山西醫科大學第一醫院派出的,也是即將和雅溫得中心醫院結成一對一幫扶的醫院時,他很高興,說下一步會努力為雙方的合作多做工作,更好地為喀麥隆人民,乃至非洲人民服務。”
(責任編輯:梁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