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記者裴云鋒)11月11日,在山西農谷青農聯創新創業基地的日光玻璃溫室里,山西農谷科芯農業科技有限公司的技術員和施工人員正在加緊安裝室內水肥機和傳感器。相關負責人介紹,該基地自今年4月份開工建設以來,山西農谷精心謀劃,力求運用先進設施、設備和配套農業技術發展高效農業,目前各工區建設正有序推進,預計明年上半年便可全部投入使用。
山西農谷青農聯創新創業基地是晉中國家農高區(山西農谷)今年重點布局的“五大基地”之一,在設施裝備、規模體量等方面均走在了我省現代設施農業的前列。
11月11日,記者在基地看到:A區的2棟玻璃智能溫室已基本完工,正在進行水肥一體化和物聯網信息化建設;柔性大棚已經完成10棟。B區2萬平方米的玻璃智能溫室已投入使用。C區近2萬平方米的4棟雙拱雙膜大棚基礎工程已經全部完工……一排排設施大棚拔地而起,新技術、新裝備紛紛加持,現代科技大棚讓創新創業基地智慧滿滿。
在基地的柔性大棚內,聯通公司正馬不停蹄地進行線纜鋪設,為下一步高清攝像機入駐、溫濕度信息回傳提供基礎保障,借助5G網絡提供高效精準的決策將全天候為作物生長護航。正在作業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攝像頭將對植物進行打光,對生長周期中的每個環節進行總結,然后將視頻數據匯聚到大數據中心,后臺再進行大數據萃取和提煉,為研發人員提供管理、監測、輔助決策功能。”
據介紹,聯通公司將在園區內擬建378路攝像頭,涵蓋30個柔性大棚、38個棉被拱棚和2個智能玻璃溫室,高性能監測將使園區實現全覆蓋無死角。相關負責人介紹:“現階段2座玻璃溫室,30個柔性大棚的基礎管網已經全部完成。最大的亮點是通過傳感器、末梢采集器、聯通5G信號,傳輸到農谷大數據中心,大數據中心通過數據匯總,做一個所有作物的表型分析,為以后更好的發展農業,提供可靠、第一手的指導資料,并且一個人就可以管理所有的灌溉施肥,節約各項成本70%左右。”
(責任編輯:梁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