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6日,省通信管理局、省互聯網協會聯合向社會正式發布《山西省互聯網發展報告(2019)》。報告顯示,截至2020年3月,我省網民規模達2439萬,手機網民規模達2412萬,網民通過手機接入互聯網的比例高達98.9%。
基礎建設持續發力
2019年,我省推動高速、融合、安全的信息網絡基礎設施建設,網絡承載能力和服務能力進一步提升?;A設施建設持續推進,全省光纜總長度達127.9萬公里,居全國第18位。互聯網寬帶接入端口升至2148萬個,居全國第18位。光纖接入(FTTH/O)端口占全部互聯網接入端口的比重從2018年的91.9%提升至96.0%,光纖接入用戶在固定寬帶用戶中占比達到97.5%,滲透率居全國第1位。移動寬帶網絡覆蓋能力穩步提升,移動通信基站總數達23萬個,居全國第18位。
網民規模不斷增長
截至2020年3月,我省網民規模達2439萬人,同比增長6.7%;互聯網普及率為65.4%。手機網民規模為2412萬人,網民通過手機接入互聯網的比例高達98.9%。戶籍人口城鎮化率不斷提升,農村網民的占比出現下降趨勢。我省農村網民規模為980.7萬人,占全省網民的40.2%,網民年齡主要集中在18到40歲。
互聯網加速向高齡、低齡人群滲透。網民的上網時段仍主要集中在19時至22時,平均上網時長在2至5小時。受年初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全國大中小學推遲開學,企事業單位延遲復工,推動了線上教育、線上辦公、線上醫療等產業發展,由此帶來了 PC 端即時通信、網絡教育、商務辦公類應用用戶規模的增長。截至2020年3月,我省網民 PC 端應用中,即時通信、網絡教育、網絡新聞分別位列前三名,用戶規模分別達到1403.5萬人、1179.0萬人、1152.4萬人。
移動上網成為主流
數據顯示,隨著移動端網絡應用持續豐富和完善,與群眾生活結合的緊密度日趨提升,更好地滿足了用戶社交、消費、娛樂、出行、辦公等各類需求,手機端網絡應用的發展呈現良好態勢,用戶規模進一步增長。從全省網民通過手機使用網絡應用的情況看,手機即時通信、手機網絡支付、手機網絡視頻類應用位列前三名,用戶規模分別達到2374.5萬人、2149.3萬人、1886.8萬人。政務類 APP 用戶增多。
2019年,我省本地提供的固定互聯網業務類型穩定,仍然以新媒體、電子商務、教育等類型網站為主,用戶規模分別為1244.6萬人、1123.4萬人、1059.6萬人。本地提供的移動互聯網 APP 應用進一步規范,整體規模有所下降,截至2019年12月底,我省本地提供的 APP 總量達1577個,各應用類別的 APP 數量排名前三位的是生活服務、電子商務、日常工具,分別為384個、276個、205個。
增值電信企業增加
2019年,我省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有效持證單位211家,新增34家,增值電信企業的互聯網業務總收入33584.5萬元。從事信息服務業務(僅限互聯網信息服務)的增值電信企業的占比進一步下降到34.39%,增值業務市場結構持續優化。
互聯網與黨建、政務、經濟、社會持續融合,引領各行業數字化變革?!盎ヂ摼W+”推動政府職能轉變,提升政務服務智能化、便利化水平,增強企業和群眾獲得感;“互聯網+”助力數字經濟發展,推動“數字山西”建設;“互聯網+”滿足社會生活需求,催化民生福祉進步。
強化網絡安全保障
2019年,我省網絡信息安全基礎保障、綜合保障體系進一步完善,持續強化網絡威脅治理,組織開展“掃黃打非”等10余項凈化網絡環境專項行動,推進防范打擊電信網絡詐騙,未發生重大網絡運行故障和網絡安全事件。
我省木馬或僵尸程序控制主機 IP 總數為263個,同比減少75.6%。被“飛客”蠕蟲病毒感染主機的 IP 總數為36839個,同比減少23.18%。全省范圍內被植入后門網站數量為220個,同比減少9.47%。全省范圍內被仿冒網頁數量為143個,同比減少7.7%。(記者 薄鴻)
(責任編輯:梁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