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日上午,中共山西省委宣傳部、山西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組織召開“推動高質量發展 深化全方位轉型”系列主題第四十三場新聞發布會,山西省農業農村廳有關負責人介紹,全省近年來推動產業融合發展,特優農業不斷提檔升級。
“2024年1—11月,全省縣級以上農業龍頭企業營業收入2382億元,同比增長13.8%。”山西省委農辦專職副主任張軟斌介紹,山西近年來通過推動產業集聚、發展農產品精深加工等,促進一二三產協同、農文旅融合、產加銷貫通。2024年全省新增6家國家級、133家省級農業龍頭企業,新增雁門肉羊優勢產業集群,新絳縣、曲沃縣2個現代農業產業園和5個農業產業強鎮,特優農業的區域化、規?;遮咃@現。
![](/__local/1/AC/DC/B655BA29A32D70001D978F06CE8_55744A77_382DE.jpg?e=.jpg)
此外,山西做強做大沁州黃小米、隰縣玉露香梨等區域公用品牌,新增27個“有機旱作·晉品”,支持沁縣、隰縣等12個縣打造特優農業品牌強縣,在廣州、成都等地舉辦特優農產品推介會,持續增強品牌影響力。
在科技和裝備水平方面,山西農業現代化水平進一步提升底盤技術、核心種源、農產品加工等關鍵領域,組織百余個省部級平臺、千余名科技人才開展聯合攻關,畜禽品種選育、機收減損技術研發等取得突破。
全省優化農機購置補貼政策,提高高性能播種機、大型智能聯合收割機等補貼比例,完成農機報廢更新2970臺(套),農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率進一步提升。張軟斌說,全省提高高標準農田建設畝均投入標準,開展工程質量“回頭看”和專項整治行動,截至2024年11月底,新建改造高標準農田142.5萬畝,新增恢復水澆地51.1萬畝。秸稈綜合利用率、畜禽糞污治理率、農膜回收率穩步提升。
2024年,山西面向全省廣大農業生產經營者征集技術需求,聚焦產業瓶頸,布局底盤技術、核心種源、特色農產品加工等5大領域27項攻關任務,匯聚科技人才1000余名、省部級科創平臺100余個,以市場產品、技術實力、產業實力為標準,突出技術實用性,全力開展農業攻關。目前,已獲得新品種權49個,審定登記品種87個,丘陵山區急需的中小型高效專用農機研發等已取得較大突破。
![](/__local/5/F5/EF/EBBDB9291ADEF369EDC62A767D7_BBDC0C3F_48CC1.jpg?e=.jpg)
針對全省種業上的短板弱項,啟動谷子、黃花菜、西葫蘆、綿羊(東佛里生)4個國家重要特色物種和玉米、小麥等11個省級育種聯合攻關,自主培育的“太行云?!薄吧綍x黑豬”“雁云白羊”已具雛形。舉辦育種成果轉化活動,現場交易總額近500萬元,其中,玉米、小麥3個新品種單項轉讓成交破百萬,促進創新鏈與產業鏈深度融合。
同時,山西積極構建有機旱作技術體系,建設有機旱作農業、耕地地力提升等重點實驗室。省農業農村廳副廳長姚繼廣介紹,全省目前打造有機旱作科研基地44個,組織專家指導建設有機旱作省級生產基地125萬畝。壽陽旱地玉米超深松一次分層施肥增產技術模式入選全國五大肥水增產增效集成創新技術模式。
采 寫 / 瞿靜
攝 影 / 岳泰世
編 輯 / 孫齊
審 核 / 鞏彥翡
(責任編輯:梁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