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全省各級各部門攻堅克難、真抓實干,3500萬三晉兒女勠力同心、團結奮斗,高質量發展取得新進展新成效。
這一年也是全省法院高質量發展的一年。全省法院牢牢堅持黨的絕對領導,為大局服務、為人民司法,全力履行維護國家政治安全、確保社會大局穩定、促進社會公平正義、保障人民安居樂業的職責使命,有力支撐和服務我省推動高質量發展、深化全方位轉型。
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全省法院干警踔厲奮發、篤行不怠,積極回應新時代的新要求。
“以審判工作現代化服務保障中國式現代化。”——這是全省法院主動將工作融入我省高質量發展和現代化建設的回應。
統籌發展和安全,嚴懲重大惡性犯罪,持續保持懲治腐敗高壓態勢,促進公共安全治理,積極開展禁毒斗爭,集中宣判、發布案例,涉“毒”必嚴、涉“癮”必懲;府院聯動常態化、制度化,連續7年發布典型案例、11年發布白皮書;發布知識產權司法保護典型案例,建立破產案件快速審理、“執轉破”審查機制,各地法院出臺服務科技型企業協作辦法等,全力護航我省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2024年,全省法院緊緊圍繞“公正與效率”工作主題,善于從政治上看、精于從法治上辦,在服務我省經濟社會大局中彰顯擔當、展現作為。
“把屁股端端地坐在老百姓的這一面。”——這是全省法院對司法為民的回應。
2024年,中央政法委印發《關于學習宣傳韓旭輝同志先進事跡的通知》。回顧韓旭輝司法為民一線奮斗33年,他對黨忠誠、恪盡職守,以恒心踐初心、以生命擔使命,這也是人民法院堅持司法為民的真實寫照。
這一年,有態度、有溫度、有力度的司法舉措頻出,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進一步增強。對家暴零容忍,舉辦“保護婦女兒童權益開放日”,涌現出“錦繡家和”反家暴研究實踐基地、“人身安全保護令”綠色通道、法官“七色信箱”等司法實踐;服務保障人民安居,審結勞動就業、教育、醫療、消費等案件5.08萬件,以調解或撤訴方式化解家事糾紛2.7萬件,辦理訴訟費退費2.43億元,“如我在訴”促進涉訴信訪實質性化解;守住老百姓的“錢袋子”,深入推進電信網絡詐騙犯罪打擊整治,依法審理相關案件4615件,追贓挽損2134.44萬元,開展反電詐宣傳,引導群眾識別電詐、拒絕參詐。
2024年,全省法院執結案件24萬余件,執行到位400余億元,“執行110”24小時接收線索舉報、財務調查員協助執行、完善信用修復機制,積極推進交叉執行工作法治化、規范化、常態化運行。
“加強生態環境保護,守好三晉文化瑰寶。”——這是全省法院貫徹實施黃河保護法的回應。
2024年,全省法院發揮司法保護基地、環資專業法庭作用,跨地域、跨部門聯動,筑牢生態安全屏障;指導企業攻克技術難題,完成赤泥庫封場,將生態包袱轉化成產能轉型、新能源開發、生態示范的綠色標桿;“深化新時代山西生態司法模式”研討會上,專家、學者、法官共話山西生態司法模式的創新發展前景與未來!
守護好生態環境更要守好三晉文化瑰寶。2024年,全省法院做實“保護+傳承”,建立石窟寺類世界文化遺產司法保護戰略合作機制,穩妥審理長城保護公益訴訟案,司法建議守護“中華民居之瑰寶”太行古堡,設立“小西天”法官工作站,服務五湖四海游客跟著“悟空”游三晉,讓登得上城樓、望得見古堡、記得住鄉愁的文化長卷在三晉大地徐徐展開。
“堅持‘抓前端、治未病’。”——這是全省法院對平安山西建設的回應。
2024年,全省法院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與省總工會、省工商聯、省貿促會等交流會商,訴前調解案件28.27萬件。向企業推送風險預警提示1660次,針對涉黑惡案件暴露出的行業監管、違規用工、安全生產、涉保險類糾紛化解等問題發出司法建議,與相關部門事前調研溝通、事后協同落實,實現社會治理“雙向奔赴”。
“一體融合推進政治素質、業務素質、職業道德素質建設。”——這是全省法院對促進社會公平正義的回應。
2024年,全省法院保持改革不停歇、不止步,完善審判質效跟蹤監測機制,強化大數據平臺應用,壓實院庭長審判監督管理責任,牢牢守護案件質量“生命線”;線上線下培訓8.16萬人次,法答網上“挖礦”、案例庫里“尋解”,一體融合推進政治素質、業務素質、職業道德素質建設;緊盯不放、抓深抓實最高法院司法巡查問題整改,與各市政法委聯動開展政治督察、司法巡查,實現“1+1>2”的監督效果。
2024年,全省法院審執結各類案件80余萬件,平均結案時間較全國平均用時少8天。審判執行工作穩中有進、持續向好,14個集體、19名個人受到省部級以上表彰表揚。
新征程上,全省法院將緊扣“公正與效率”工作主題,用心用情勾勒為大局服務、為人民司法新圖景,濃墨重彩繪就審判工作現代化新篇章,堅定扛起“支撐和服務中國式現代化山西實踐”的歷史重任,為全面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再展風采、再建新功。
本報記者閆書敏
(責任編輯:梁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