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黄大片在线观看,精品亚洲成A人片在线观看,国产精品露脸视频观看,国自产拍亚洲免费视频

分享到:
 
 
當前位置: 首頁>>新聞頻道>>山西新聞>>正文
追新逐綠 向效而行——山西奮力書寫深化全方位轉型新答卷
2025年01月23日 08時35分   新華網

新華網太原1月21日電 題:追新逐綠 向效而行——山西奮力書寫深化全方位轉型新答卷

新華社記者趙東輝、梁曉飛、李紫薇、樊欣陽

創新能力排名上升5位,“新三樣”出口增長兩倍多,綜合算力指數穩居全國第一方陣,晉祠難老泉水位創新高……在剛剛閉幕的山西省兩會上,一項項新成就、新突破令人振奮。

處在高質量發展的關鍵期、深化全方位轉型窗口期的山西,處處涌現著勃勃生機。過去一年,山西經濟運行整體向好,現代化產業體系加快構建,新舊動能持續轉換,一批打基礎、利長遠的大事要事加快推進,高質量發展的步伐穩健而有力。

產業向新 迸發“升檔”動能

位于定襄縣的山西恒躍集團生產車間內,熔鑄鋼材產生的熱浪撲面而來。三米多高的數控機床在不斷旋轉打磨法蘭環件,整個生產線只有一個人在遠程操控。

擁有302家法蘭鍛造企業的定襄縣被稱為“中國鍛造之鄉”,目前可生產近5000個法蘭品種,廣泛應用于核電、深海采油、航天、軍工等高端領域。去年,定襄法蘭鍛造入選國家級中小企業特色產業集群。

小小法蘭,是山西傳統產業持續煥新的縮影。充分利用“兩新”政策機遇,山西鼓勵企業運用數智技術、綠色技術,對鋼鐵、焦化、有色等傳統優勢產業開展技術改造。

2024年,山西重點行業企業設備更新和技術改造加快推進,煉鐵、煉鋼先進產能占比分別提高3.8個百分點、3.7個百分點;焦爐煤氣化產加工利用率提升至63.6%,在產水泥熟料企業按照省級標準完成超低排放改造工程。

新興產業加快上新。通過引培龍頭企業,開發高質量技術、產品和服務,山西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勢頭迅猛,涌現出一批創新能力強、發展潛力足、帶動作用大的優質企業和產業集群。

通過部署人工智能與柔性自動化技術,太原重工軌道交通設備有限公司產品缺陷率降低了33%,單位轉換成本減少了29%,產品質量和勞動生產率顯著提升。去年這家公司入選“燈塔工廠”名單,成為全球軌道交通行業首座“燈塔工廠”。

在山西省產業版圖上,新產品競相涌現,新產業加快培育:“新三樣”出口增長兩倍多;新培育1599家高新技術企業、626家專精特新中小企業;高端裝備制造、電子信息、廢棄資源綜合利用、現代消費品等新興產業營收躍上千億元級、兩千億元級門檻;120個“山西精品”享譽海內外……

未來產業矩陣雛形顯現。推動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深度融合,山西前瞻布局高速飛車、綠色氫能、量子信息、前沿材料等未來產業。

“形成新質生產力關鍵在于培育未來產業,而未來產業的培育需要前沿科技作為支撐。”山西省科技廳實驗室與平臺基地建設處處長肖育雷說,從破解體制機制障礙入手,山西拿出真招、實招、硬招,實行“揭榜掛帥制”“驗收備案制”“里程碑制”,不斷激活創新活力。

過去一年,山西獲批國家“通用航空+”應用示范支持省份,綜合算力指數穩居全國第一方陣,懷柔實驗室山西研究院建成8個高水平實驗試驗平臺,高速飛車全尺寸試驗線一期項目實現國內首次低真空超導懸浮航行,氫能產業穩步壯大,量子信息和前沿材料技術邊研發邊轉化,從技術的“1”向產業的“100”加速轉化。

轉型逐綠 催生“換道”機遇

寒冬時節,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晉祠內,有著“三晉第一泉”之稱的難老泉眼及附近水道內,清澈泉水不斷涌出,游客紛至沓來,爭搶著感受“晉祠流水如碧玉”的生機。

由于泉域內巖溶地下水大量開采和西山煤田大規模開發等原因,晉祠泉在1994年斷流。通過持續數十年的生態補水、山體綠化、地下水關井壓采、礦業權退出泉域重點保護范圍等措施,晉祠泉水位持續回升。在同處太原西山地區的山西焦煤西山煤電公司杜兒坪礦,留設防水安全煤柱、建設煤泥水收集處理系統等綠色開采技術加快應用,井下開采對水資源的破壞有效杜絕。

晉祠泉水持續出流,折射出的是美麗山西更加濃郁的生態底色,也是山西省推動經濟社會全面綠色低碳轉型的決心和努力。

山西省政府工作報告顯示,截至2024年底,煤炭先進產能占比已達到83%,智能化煤礦數量達到268座,綠電外送量全國第一,全省能耗強度已提前完成“十四五”目標并持續下降,汾河入黃口斷面水質首次達到優良標準,PM10年均濃度首次達到國家二級標準,平朔煤礦生態修復、靜樂汾河川國家濕地公園建設成為全國典型。

AI大模型+煤炭的結合,讓煤礦開采越來有科技范兒。2024年3月,煤炭工業互聯網智算平臺建成運行。負責運維的山西晉云互聯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王輝說,這是我國首個煤炭行業專屬的智能化賦能平臺,平臺儲備了400多座煤礦的海量數據,通過大模型訓練,能夠幫助入駐平臺的企業降低技術研發門檻,加快開發智能化產品。

與此同時,風電、光伏、生物質能、氫能、甲醇、地熱能、抽水蓄能、飛輪儲能等多點開花,綠色工廠加快涌現,“綠色能源+”的聚合效應正在顯現,為產業轉型增添新活力。

在長治市潞城區的一塊粉煤灰荒地上,2024年新建起一座電化學儲能電站。一個個電池包組成的電化學儲能單位,像一節節車廂整齊排列。“谷電時段儲能,峰電時段放電。電站每天至少完成1次充放電,每年可貢獻清潔電力約8000萬度,幫助解決因新能源發電量占比提高而造成的電力系統波動。”長治弘盛源綜合能源有限公司負責人原浩說。

在山西大同,“輸煤炭、輸電力”正在向“輸算力、輸服務”轉變。憑借冷涼的氣候、充足的能源供給、較高的綠電占比,大同市積極推動數據中心、算力網絡、人工智能等新型基礎設施建設,吸引了秦淮大數據、中聯數據等一批頭部企業集聚。

最新發布的《中國綜合算力指數(2024年)》顯示,大同在城市算力分指數中位居全國第三。互聯網數據服務業用電量占當地總用電量的比重已增至22.5%,超過了煤炭行業用電量的比重。

綠電資源成為山西培育新動能的著力點。2024年7月,山西省能源局印發《推動綠電資源就地轉化助力產業綠色低碳轉型工作方案》,通過創新綠電供給機制,拓展綠電招商政策空間,將綠電資源優勢轉化為發展優勢。

建設清潔運輸先行引領區、發展綠色建筑、建設“無廢城市”、加強工業固廢綜合利用、開展綠色低碳全民行動等,一系列加快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舉措持續推進,綠色正在成為山西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底色。

改革求效 激發“乘數”效應

黃土高原,嚴寒時節,中信機電特種車輛智能制造項目現場,一片熱火的建設景象。在2024年第四次“三個一批”活動中,與這里一同開工的還有180個建設項目。

當下的投資結構決定了未來的產業結構。聚焦簽約一批、開工一批、投產一批,山西堅持每季度舉辦一次“三個一批”活動,不斷擴大有效投資,夯實經濟硬支撐。隨著“承諾制+標準地+全代辦”“一業一證、一表申請、一證準營”“7×24小時不打烊”政務服務超市等措施的實施,以及“四全工作法”、領導干部包聯重點項目、入企服務等工作機制的推廣,各地持續掀起項目建設熱潮。

山西省政府工作報告顯示,2024年山西工業投資增長7.7%,高技術產業、新能源發電投資分別增長33.4%、29.6%,民間投資增速快于全國平均水平,在全省經濟承壓前行的背景下,一系列投資數據釋放出積極信號。

2025年,山西將開展“重大項目建設年”行動,統籌“硬投資”和“軟建設”,實施一批“兩重”項目和高質量轉型項目,抓好616個省級重點工程年度建設項目,實行設備更新專項將推動制造業投資增速達到8%。

1月中旬,“晉創谷·陽泉”揭牌儀式在中電陽泉數字經濟產業園舉行,重點聚焦新一代信息技術、新材料、節能環保產業,實施特色產業集聚、創新服務提升、成果轉化促進、科技金融協同、創新生態優化工程,致力打造鏈接京津冀創新資源先行區、先進成果轉化示范區以及高新技術產業集聚區,目前已入駐初創企業31家、科創團隊14個。

至此,全省11個地市中已有8市晉創谷揭牌。作為推動四鏈融合、強化創新驅動的重要平臺,山西出臺實施“1+5”政策措施,推動各市立足自身特色優勢,因地制宜建設高水平科創園區,打造全省域“谷區”,產生了“乘數”效應,放大了政策紅利。

山西登記在冊的個體工商戶占全省經營主體的近70%。微觀經濟主體的獲得感和信心,是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力量。山西在全國首創“惠商保”扶持模式,由省市縣三級財政拿出2億元的真金白銀作為保費,為個體工商戶量身定制了持續經營險、經營財產損失險、從業人員人身傷亡險、第三者人身傷亡或財產損失險等四個險種,個體工商戶無需辦理任何投保手續,自動參保,免費參保,“免申即享”。

商戶蔡先生在太原市迎澤大街附近經營著一家文玩藝術品店,2024年道路施工封閉期間,店里生意受到很大影響,正在一籌莫展時,市場監管和保險公司的工作人員主動上門定損理賠。截至2024年底,全省“惠商保”累計賠付戶數4.39萬戶,賠付金額達2.69億元,有力提振了個體工商戶的經營信心。

一系列重大改革舉措成效顯著,電力現貨市場交易降低電力供應成本5.3億元,省市縣三級用地預審平均時間壓縮至10個自然日內,全省新增規模以上企業法人1802戶,轉型綜改示范區企業投資項目開工“一件事”做法在全國推廣……

乙巳蛇年新歲將至,從巍巍太行到莽莽呂梁,爭發展、謀改革、蓄動能的景象處處可見,高質量發展的協奏曲正在三晉大地奏響。

(責任編輯:梁艷)

關閉窗口

    主辦單位:忻州日報社 晉ICP10003702 晉新網備案證編號:14083039 晉公網安備 14090202000008號

    律師提示:本網站所刊登的各種信息,均為忻州在線版權所有,未經協議授權,禁止下載使用,凡不注明出處的將追究法律責任。

    地址:山西省忻州市長征西街31號 熱線:0350-3336505 電子郵箱:sxxzrbw@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