納安生物躋身全球抗癌賽道、中磁科技引領磁性材料行業發展、文龍中美開辟矸石資源化利用新模式……近年來,由太原高新金控股權服務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高新股權”)賦能的多個企業已成為我省產業轉型的生力軍、中小企業的“優等生”。
高新股權成立10年來,不斷迭代服務體系,累計服務企業3000多家,積累了豐富的“科學陪跑”經驗。在實踐中,他們是如何精準發力,助力中小企業不斷進階蝶變?記者近日進行了深入探訪,了解他們賦能企業的精彩故事。
深入產業肌理
提供全鏈服務
6月5日,記者走進位于太原市清控創新基地的高新股權辦公區,“國家中小企業公共服務示范平臺”“國家重點中小企業公共服務示范平臺”兩塊金色牌匾十分亮眼。沿走廊前行,可以看到展板上錦波生物、中磁科技、運城制版、文龍中美、納安生物等一個個響當當的企業名稱。
“2020年,我們榮獲由工信部認定的國家中小企業公共服務示范平臺稱號,2021年入列首批國家重點中小企業公共服務示范平臺。目前,我們還是山西省中小企業公共服務示范平臺、太原市中小企業公共服務示范平臺、山西轉型綜改示范區管委會科技金融部服務機構。”高新股權董事長卜一洲自豪地說,這些不僅是對企業服務能力的認證,更見證著平臺多年來在服務中小企業道路上的堅實足跡。
記者了解到,高新股權不斷迭代服務體系,從聚焦企業規范化股份制改造到創立“高新技術+專精特新+綠色工廠”等政策賦能培育體系,再到如今的“項目培育+投資孵化”的雙輪驅動服務模式,始終走在為中小企業提供全生命周期服務平臺前列。
值得一提的是,高新股權持續夯實內功、守正創新,打破了傳統金融服務機構的單一服務模式,搭建起“四維一體”的服務矩陣:智庫平臺聚合國內外頂尖顧問,形成政策解讀、技術評估、資本運作的智力支撐;與數家投資機構建立戰略合作,搭建起資本網絡;整合律師事務所、會計師事務所、資產評估事務所、投資機構和咨詢培訓機構等專業力量,打造“一站式”服務鏈條;與政府機構等建立數據直連通道,實現政策申報“一企一策”精準匹配。
卜一洲說:“企業想走得更遠,影響力必須要擴大,這就需要通過關鍵身份表達。擁有‘小巨人’、重點‘小巨人’、單項冠軍等認定的企業,在全國范圍內拓展市場效率將更高。我們通過‘手術式’的深層次改造,能助力企業實現里程碑式的發展,讓更多有利資源不斷匯聚。”
在服務企業數量和質量上,高新股權底氣十足。一組數據彰顯著他們的不凡實力:10年來,賦能3000多家企業進階,其中,專精特新重點“小巨人”企業數量占全省數量的54%;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數量占全省數量的45%;專精特新企業數量占全省數量的20%;目前,還有上千家中小企業在培育、輔導中……
找準賦能支點
撬動科創發展
2023年綜改示范區金融賦能實體經濟活動、山西轉型綜合改革示范區高新技術企業財稅籌劃暨融資對接會、2025年度高新技術企業培訓暨科技金融專項補助政策宣講會……近年來,公開宣講已成為高新股權常態化賦能中小企業的重要方式。
高新股權副總經理王淑豪說:“通過面對面宣講,有效解決了企業對政策‘看不懂、不會報、流程慢’的痛點,也提高了申報效率,強化政策落地效能;同時,聯動金融機構講解配套貸款產品,緩解企業‘研發投入大、現金流緊張’壓力,構建起‘科技—金融—服務’的閉環工作機制。”
找準賦能支點,撬動科創發展,推動產業向新的精彩故事,近年來在高新股權的客戶群體中不斷上演——
以山西文龍中美環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簡稱“文龍中美”)為例,這家專精特新重點“小巨人”企業在與高新股權合作五年間,實現三大跨越:在項目培育上,協助其申報專精特新重點“小巨人”企業并獲大額獎補;在投資孵化上,通過路演活動對接多家省外投資機構;在要素保障上,促成郵儲銀行提供低息信用貸款,并推動其與央企合作設立新公司。如今,文龍中美在綠色開采、余熱利用領域表現亮眼,2024年合同訂單量屢創新高,其自主研發技術累計釋放“三下”壓煤超400萬噸,創造經濟效益近30億元。
山西納安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簡稱“納安生物”)自主研發的T320抗癌創新藥,近日正式獲得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臨床試驗批件。這標志著山西生物醫藥創新力量正式躋身全球抗癌賽道。
回顧創業歷程,納安生物創始人渠志燦博士感慨萬千:“按照國際標準,藥品要進入臨床階段,還必須經過一系列復雜流程的檢驗,才能走向商業化。這中間的每一步都需要大量資金,多虧高新股權及時搭臺,解了企業發展的燃眉之急。”
原來,早在2018年,高新股權就與納安生物建立合作,團隊圍繞生物醫藥產業特性,為其定制從規范化股份制改造到資本運作全價值鏈條上的智慧化解決方案,積極破解創新藥研發“周期長、投入大、風險高”的行業難題。在企業遇到資金瓶頸后,經高新股權推薦、輔導BP,納安生物在綜改示范區金融賦能實體經濟活動上進行路演后,成功吸引了森澤能源和萬馬投資兩家公司為其進行投資,解決了企業發展的資金問題。
搭建交流平臺
促進資源融通
近日,晉善晉美·央地國民企合創未來·四季交流會首場會議在并啟幕,眾多企業、高等院校、科研院所、金融機構在這次交流會中展開精準對接。高新股權作為此次大會的主要承辦方,再次展現了其促進政企溝通、資源融通的服務能力。
活動當日,除上午的主旨活動外,下午4家大型企業還進行供需發布,3家中小企業進行路演推介,金融機構推介了適企金融產品。參會的國民企代表圍繞能源、建筑、裝備制造等重點領域開展協同發展進行交流探討……整場活動組織有序、各環節銜接流暢,活動組織得到了與會嘉賓的認可。“這是一個為中小企業提供合作的平臺、發展的平臺、創新的平臺。國企有品牌、資金、人才優勢,民企有創新優勢、靈活機制,雙方優勢互補,效果很好,體驗感很好。”山西東昌實業有限公司董事長楊志新說。
記者了解到,除組織高質量交流會、推介會外,近年來高新股權持續鏈接優質資源,為企業賦能加足馬力:去年,與山西省專精特新企業聯合會(簡稱“省專企聯”)攜手,參與組織了臨汾市“三進四送”暨常態化溝通交流活動,切實協調幫助企業解決了政策支持、融資服務、創業創新等困難,受益企業440余家;與屯留區委、省專企聯共同組織舉辦了屯留區“雙招雙引”人才基地建設暨山西省專精特新企業家培訓班,吸引了全省50家專精特新企業負責人參加培訓,成功引進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落地屯留,并配套以長治市國有母基金、自籌等方式組建了3200萬元的專項基金,探索開創了縣域政府基金為主導,帶動社會資本服務地方招商引資的新模式……
“作為國家重點中小企業公共服務示范平臺,我們將不斷深刻理解國家戰略方向,提高專業能力,爭做推動政策落地執行者、產業鏈協同幫手、創新生態構建者。今后不僅要著眼于單個企業的發展,更要在服務區域經濟發展中有所作為。”卜一洲信心滿滿地說。
記者手記:
中小企業在成長過程中,一方面要面對政策信息的“壁壘”,另一方面還要解決資金鏈緊張等問題。如何讓更多惠企政策及時抵達“神經末梢”?如何讓金融活水及時澆灌“創新之花”?這些問題政府關心、社會關注、企業關切!
10年來,高新股權根據企業需求不斷迭代服務體系,探索出了全鏈條高質量賦能中小企業成長的方案,并以“項目培育+投資孵化”的方式,培養出了很多在全省響當當的“優等生”,助力多個產業“攀高向新”。他們緊跟時代步伐持續創新,結合企業需求精準服務的精神和態度值得點贊。
采訪中,高新股權董事長卜一洲告訴記者:“中小企業的成長就像一場漫長的馬拉松比賽,企業每一點進步,都是對技術、資金和政策支持的考驗。”這一席話道出了中小企業發展的難點和痛點,也呼喚著全社會給予中小企業更多的支持和關注。
當前,不同所有制市場主體各展所長、競相迸發;大、中、小、微等不同規模的市場主體破繭成蝶、砥礪前行,我省中小企業發展迎來了前所未有的機遇。期待著更多的中小企業服務平臺不斷推出高質量的服務,精準賦能中小企業進階蝶變。
本報記者姚毅
(責任編輯:梁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