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一辦15組總體架構加強了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直接操盤,5大片區共同發力、各級各部門按職責分工負責,各項指標全部到人到單位的工作格局;
出臺并實施《忻州市電動車管理條例》《忻州市養犬管理條例》《忻州市文明行為促進條例》《忻州市公共場所禁止隨地吐痰的實施細則》4部地方性法規;
市委辦、市政府辦、市委宣傳部、市文明委、市市場監管局出臺了《忻州市貫徹落實〈新時代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重點工作任務分解方案》《忻州市貫徹落實〈新時代愛國主義教育實施綱要〉實施辦法》《關于開展建設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試點工作的實施意見》《忻州市幫扶生活困難道德模范實施辦法(暫行)》《關于印發〈忻州市精神文明建設指導委員會2020年重點工作責任分解的實施方案〉的通知》《關于在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中有針對性地開展精神文明教育的通知》《關于健全完善文明創建群眾監督評價機制》《關于建立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工作長效管理機制的實施辦法》《關于在精神文明創建活動中深入開展愛國衛生運動的實施方案》《忻州市道德模范選樹表彰管理辦法》《忻州市文明家庭評選標準和評選辦法》《關于在忻州市全面推行公勺公筷的通知》等50余部文件和制度。
●建成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中央級試點1個、省級試點2個、市級試點1個,共開展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920次。參觀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和好人館31000余人次;
增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公益廣告1000余幅,舉辦典型事跡宣傳40期,播放公益宣傳片16部(次),發放《市民文明手冊》10萬冊;
舉辦親子閱讀活動28場。推選42所國學特色校園,開辦國學講堂14期,舉辦講座78場,28所學校編寫國學讀本;開展新時代好少年座談會21場、公益活動59次,走進愛國主義教育基地37次,30所學校開展畢業典禮暨感恩教育,開展征文評比活動2次。
●全市農村、社區推選出“好婆婆、好媳婦”6714人、星級文明戶16.69萬戶、“新鄉賢”1300余人。機關、單位、鄉鎮評選身邊好人、行業先進人物達13093人,累計設立“善行義舉榜”2469塊。市縣兩級推出縣級好人8317人、忻州道德模范286名、抗疫好人186名。
●市文明辦在公共場所發放創建文明網站、文明上網倡議書5000余份,向市民免費發放文明上網公約、基本準則10萬余冊。招募16名心理健康咨詢師就克服疫情期間焦慮情緒等提供專業指導,組織開展全民參與的網絡公益活動,累計吸引超過12萬網民參與;
市教育局組織專家學者、志愿者在44所學校、30個社區派發《忻州市文明上網倡議書》,推動網絡文明“進社區、進校園”。組織21所學校校園網聯合市內重點互聯網平臺,重點聚焦幫助留守兒童、困境兒童、貧困大學生解困,吸引6萬余人參與到網絡文明公益活動中;
市公安局對全市138個單位的306個網站和信息系統進行了現場執法檢查,開展《網絡安全法》宣傳16次,開展網絡安全進校園、進社區活動58次,辦理網絡安全行政案件12起,對193個單位的385個重點網站和系統進行定級備案。
●《忻州日報》、市廣播電視臺、市融媒體中心聯合推出“忻州百姓直通車”平臺,截至目前,共刊發各類文章4222篇,累計收到線索4092條,回應解決群眾關切3635條。市廣播電視臺開辦了《電視民情快報》,開設了《回音壁》《工作動態》《民情快報》三個版塊,實行周報送制度,開通民生熱線電話3331890?!缎弥萃黹g新聞》共播出700期,其中自采新聞2835條,民生熱線1400條,民生快訊2142條?!峨娨暶袂榭靾蟆穲笏?24期616條,書記批示99期377條。在忻州隨手拍常態化開設“金點子征集平臺”,總瀏覽量達239.1萬,征集到各類意見建議992條,已全部及時答復并報送有關領導決策參考;組織市民巡訪團200余人,每年不定期進行調查巡訪,圍繞25項測評指標,共計發出調查問卷3580余份,收回有效問卷3280份,收集群眾意見建議218條。
●全市有國家級文明單位12個、省級文明單位96個、市級文明單位336個、縣級文明單位370個。市行政服務中心、銀行、人社、通訊、稅務、醫院等部門和行業全部公開服務標準和程序,建立完善行業規范達23類407塊,完善投訴處理機制,設立投訴服務臺358個,群眾投訴問題辦結率達到96%以上。
●推進移風易俗:全市3069個行政村全部制定村規民約,建立了“四會”組織,村規民約和“四會”的覆蓋率達到100%;組織道德宣講12場,開展集體相親活動9場、愛佳單身俱樂部活動110次,引導婚事新辦。全市農村建立老年人日間照料中心485個、敬老院25個。全市14個縣(市、區)新時代文明實踐站掛牌145個,新時代文明實踐所掛牌1120個,農村地區講排場、攀比之風得到有效遏制。市縣級以上文明鄉鎮141個,文明鄉鎮占比達74.2%;忻州市縣級以上文明村1687個,文明村占比達52.6%。
●90%以上的貧困村修訂完善村規民約。全市407個市級以上(含市級)文明單位與貧困村對接,均派出駐村第一書記和扶貧工作隊。全市農村“一約四會”覆蓋率達100%。全市814個文明單位結合“三下鄉”活動,開展政策宣傳、文藝志愿服務等活動,其中市委宣傳部等部門開展理論宣講113次。
●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試點工作,14個縣(市、區)全部掛牌建立工作機構,現有國家級試點1個、省級試點2個、市級試點11個、實踐站145個、實踐所1120個,共開展活動3143次,參與人數達84045人次;建立了18支市級特色志愿服務隊,忻府區建立“1個總隊、35個大隊、400個小隊、14個特色支隊”的文明實踐志愿服務隊伍網絡。各級文明典型在職黨員志愿者注冊率達到100%,文明實踐志愿服務活動參與率達到90%。在城區建立140人理論和政策宣講隊、180人教育服務隊、280人健康和體育服務隊、388人文化服務隊、45人科技與科普服務隊、62人普法服務等6支服務隊,總計參與人數1095人;市區開展愛心募捐、情系農民工等活動43次,開展關愛孤寡老人131次,關愛留守兒童、困境兒童50次,關愛殘疾人20次,組織3975名志愿者、300支志愿服務組織(團體)助力疫情防控工作。開展理論宣講263場、文化活動425場、志愿服務活動3600余次等,累計參與文明實踐活動72000人次。
●一是市創文辦組織考核;二是職能部門組織考核;三是分區分塊組織測評。截至目前,累計發現并整改問題達7800余條,改造了22個城區老舊小區,共查處行人交通違法行為52734例、非機動車交通違法行為50691例。
●三年舉辦600人以上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大型動員、攻堅大會達7次,市委書記、市長強調創文“不得搞形式主義、弄虛作假、突擊迎檢,不得干擾群眾”達9次;全媒體曝光平臺三年回應解決民生訴求2.0934萬件,其中涉及城市管理的問政4153件;城區104個責任單位、5個片區指揮部簽訂不搞形式主義、不弄虛作假的承諾書;由紀檢部門牽頭,成立督察組,對各單位、各實地點位創建工作不定期抽查共計51次,發現并整改問題30余處;市人大、市政協成立30人的創文監督員隊伍,市文明辦、忻府區組建230人市民巡訪團深入社區、主次道路等180多個公共場所進行調查巡訪,形成建議向市委主要領導進行匯報,累計達1500余條,下達整改通知單達600余份。在市文明辦組織的9次問卷調查中,群眾滿意度達到97%以上。在中央文明辦組織的滿意度測評中,忻州市2018年滿意度97.2%、2019年滿意度96.73%。
●動員組織志愿者、志愿服務組織參與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全市有13631名志愿者、503支志愿服務組織,開展14619次志愿服務活動,共有49244人次參加,累計服務時長25.4萬小時。市文明辦發布6個倡議書,公布全市疫情防控志愿服務工作聯系人、聯系電話,開展愛國衛生運動季、“文明健康 有你有我”、倡導使用公筷公勺等8項公益活動。在全省率先開通了4001800219“潤心”心理健康公益服務熱線,招募18名專業心理志愿服務者,為社會群眾提供抗疫心理疏導服務;組建“同心抗疫”大學生公益家教服務隊,為援鄂醫護人員子女提供線上家教志愿服務;通過各種渠道為31個社區及園林系統抗疫一線工作人員捐贈口罩;組織機關干部等深入公共場所開展志愿服務1.1萬人次;發動愛心企業為交通場站開展消殺服務,涉及金額39.6萬元;開展線上微文明活動15個,60余萬人次參與。
●2017年以來,累計為“市民百人巡訪團”等志愿服務組織投入經費100余萬元,為城區志愿服務組織投入保險、培訓等經費10萬余元,免費提供200平方米的固定活動場所。全市志愿者注冊比例達26.6%、132976人,按照“八有一堅持”的標準建設志愿者服務站點500余個;疫情期間,發放宣傳冊1萬余份,在全市各縣(市、區)及重點區域張貼自制志愿服務公益廣告12幅3000張;2017年以來,全市開展學雷鋒志愿服務先進典型表彰活動兩次,表彰優秀志愿者97名、優秀志愿服務組織25個、優秀志愿服務項目11個、優秀志愿服務社區15個、志愿服務先進工作者30名。積極開展城鄉社區治理、文明城市創建志愿服務等活動,結合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站、所)建設,開展志愿服務活動3000余次。疫情期間,志愿者13631人參與抗疫志愿服務活動。
●制作倡導公筷公勺的公益廣告15張,印發3000份。向餐飲單位發放公筷公勺宣傳筷筒4000個、餐巾盒4萬個。發布倡導使用公筷公勺等公益廣告11個。市區31個社區張貼公筷公勺宣傳知識。
(責任編輯:盧相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