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近年來,代縣民樂藝術團的老干部主動作為,積極配合縣委、縣政府的中心工作,廣泛進行革命傳統和黨性教育、脫貧攻堅、掃黑除惡等紅色宣傳,在縣域內產生了較大影響,得到縣領導和廣大干部群眾的熱烈歡迎與一致好評,在宣傳正能量、鼓舞全縣人民干事創業方面做出大文章。
代縣民樂藝術團成立于2011年,從10多人的二胡隊伍發展為現今擁有合唱團、戲劇表演小隊和民樂演奏團三個機構共計85人的藝術團體。在發展過程中,藝術團的隊伍建設越來越趨于正規化,在縣老干局的指導下成立起黨支部,老干部們進行人生再設計,歡樂安度第二春,從最初的找樂玩到現在自編自演紅色宣傳節目的找事干。他們三年來緊緊圍繞“銘記革命歷史、傳承紅色基因”主線,編出以抗戰時期發生在代縣的5起慘案為題材的5部地方小戲,關于脫貧攻堅、黨建工作、安全宣傳、紅色黨課、健康扶貧、掃黑除惡、維穩創衛等多方面宣傳節目30余個。他們風里來雨里去,充分利用大伙自家的物質資源,不給組織添任何麻煩,開上個人的車,一起動手搬運上自造和籌集起來的器械、服裝、道具,主動承擔政治宣傳任務,為紀念改革開放45周年、新中國成立70周年、抗戰勝利75周年奉獻了一場場文化盛宴;下農村、進學校、入社區、到企業,除了元旦、七一、國慶固定演出之外,還進行大型義務宣傳演出30余場。
合唱團創辦于2018年,現有人員45人,分為男高低音、女高低音四個聲部。為配合合唱演出,民樂演奏團的老干部還專門練習大提琴、小提琴和黑管、薩克斯等管弦樂的技巧,使用的樂器加上二胡、笙、琵琶、古箏等民族樂器種類近20種。為了滿足多層次的不同受眾的審美需求,讓宣傳演出被更多的人民群眾所接受,藝術團又將國樂晉韻相結合,選拔10多名有戲曲特長的同志練習演出晉劇、二人臺、歌劇等節目,使該團表演的節目更加豐富多彩。
老驥思千里,飛鴻閱九洲。代縣民樂藝術團的老干部們不顧年老體弱,自加壓力,圍繞中心,服務大局,充分發揮老干部的“政治優勢、威望優勢、經驗優勢”,傳遞正能量,寫出大文章,為全縣經濟社會和各項事業的發展真正起到了鼓舞干勁、助力推進的作用。 (劉 睿)
(責任編輯:盧相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