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去年以來,原平市緊緊圍繞中央、省委、忻州市委關于全面深化改革的決策部署,結合實際、強化措施、全面發力、重點突破,堅持向改革尋路徑、找鑰匙、要實效,高標準完成了忻州市年度目標責任考核改革任務,扎實推動一批重大改革項目實現突破,推動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年度目標責任考核改革任務高標準完成。一是深化污水處理廠運營體制改革。在忻州市人民政府關于做好全市城鄉污水處理廠監督管理改革有關工作問題清單中,涉及該市的關于土地手續及不動產和關于污水處理成本監審、價格核定、經費保障,這兩項工作已如期完成。二是深化縣級醫療集團改革。通過實行人員、財務、業務、績效、藥械“五統一”管理,該市走活了醫療管理一盤棋,實現集團內同藥同質同價,人民群眾對醫護服務的滿意度明顯提升。三是推進“民企100急診平臺”增容升級。抽調工商聯、工信局、中小企業服務中心的分管領導輪流負責日常運營,形成多種受理服務渠道;走進民企“現聽、現訪、現處”,暢通主管部門聯合處置機制。平臺運營以來,共受理來訪案件、電話咨詢89人次,15單轉辦事項中已辦結9單。四是推進紀檢監察體制機制改革。建立違紀違法問題查處情況抄送通報制度,推動鄉鎮紀檢監察工作規范化、法治化;探索容錯免責事前備案辦法,形成了完善的制度并取得明顯成效。
——重大改革項目扎實推進。一是實現產業轉型升級。推進招商引資和項目建設,出臺《項目建設“七個一批”推進機制》《“四大類七個一批”重大項目行動方案》。截至2020年11月上旬,共包裝項目425個、招商項目401個、簽約項目48個、開工項目43個、在建項目69個、投產項目3個、落地“六新”項目8個;持續深化原平經濟技術開發區體制改革,入駐企業達到87家。2020年1-11月份,工業投資完成21.01億元,同比增長50.3%,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完成21.4億元,同比增長11.3%,“四上”企業營業收入完成 72.7億元;國企改革扎實推進。完成4家僵尸企業處置,授權成立了3家國資經營公司,完成16家企業公司制改制;依托重點企業培育碳基新材料、煤機制造、特種金屬、節能環保四大標志性引領性產業集群,實施煤炭減量等量替代行動,發揮標準化支撐引領作用。省級玉米原種擴繁有機旱作標準化示范區項目引用國家、行業種植業標準6個、地方標準3個、企業標準1個;農村改革穩步推進。成立市、鄉兩級“農合聯”,形成了以“基層社、惠農服務中心、信息資源平臺”為主體的“三位一體”生產服務模式;深化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實施“六大示范”模式,完成新品種試驗示范、農業土地托管、有機旱作農業、新技術推廣應用等12項具體改革任務。二是營商環境持續優化。致力大縣域建設,總投資約80億元;深化企業投資項目承諾制改革,推進相對集中行政許可權改革,構建親清新型政商關系,為民營經濟健康發展營造良好環境。三是科技創新全力推進。構建企業、政府協同創新生態系統,落實省“136”創新工程改革任務,實施科技計劃常年申報,落實企業技術創新全覆蓋工作,培育高新技術企業14家、民營科技企業16家、省級企業技術中心5個。同時,法治和治理體系改革、繁榮發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健全生態環境保護體系、深化民生領域改革、持續深化黨的建設同步推進,開創了該市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全新局面。 (藺 紅)
(責任編輯:盧相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