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代的印記在拼搏奮進中鐫刻;歷史的畫卷在砥礪前行中鋪展。站在新舊交替的又一個節點,我們回望過去的365天,這方黃河奔涌、長城巍然的土地上,那些歷歷在目的閃耀瞬間、高光時刻、動人場景、幸福畫卷,都昭示著忻州正以自己獨特的方式向上生長、生生不息,再次續寫高質量發展的精彩篇章。
天地不言,時光不語。我們用五個關鍵字定格屬于2024的忻州記憶,字少意深,皆有千鈞之力,激勵我們再向前!
強
這一年,忻州強勢發展的最強音從春天發出。
2月23日,忻州市與全省同步舉行“三個一批”活動,拉開了揚帆起航、乘風破浪的序曲。從初春到盛夏,從深秋到隆冬,簽約一批、開工一批、投產一批,始終是忻州大地的強勁“號角”,全年四次舉行“三個一批”活動,共簽約66個重點項目,新材料光伏高端智能制造生物質熱電聯產、共享儲能電站、冷鏈物流加工、旅游產業開發……
一個個標志性、引領性項目落地忻州,構建起全新產業體系。新興項目強勢聚集,傳統產業動能強勁。7月3日,第二屆山西特色專業鎮投資貿易博覽會舉行,定襄法蘭、代州黃酒2個省級專業鎮領銜11個市級專業鎮、55家企業集體亮相,彰顯忻州力量。
一鎮帶一方,一方促全盤。以“專業鎮”建設為牽引。自去年以來,忻州先后認定忻府溫泉康養、忻府資源再生、靜樂藜麥、五寨特色雜糧、河曲海紅果等5個市級重點專業鎮,構建起省、市、縣三級專業鎮培育梯隊,為全面提升忻州經濟發展水平提供了新動力。
重點工程是推動經濟發展的重要引擎。雄忻高鐵、集大原高鐵、興保鐵路復線、神瓦鐵路保德段建設步伐全面提速;國道108線、337線、241線改線;省道247線新建工程進度日益加快;大水網第二橫忻州水網連通工程各項目競速爭先。
重大項目落地開花、重要產業發力崛起、重點工程加速推進。這一年,忻州的“強”是自強不息的強,是奮發圖強的強。
進
這一年,忻州鏗鏘奮進的足跡,可以從一枚雞蛋的行程中讀取。8月底,偏關縣永奧生態農業有限公司向澳門出口價值約10萬元的雞蛋,打破了該縣長期以來的出口空白,實現了全市外貿空白縣全部清零。
進出口數據是一個城市國際競爭力的反映。一年來,忻州持續在產業、開放、創新、城市、改革、市場、安全7個維度上推動能級躍升、全域發力、破壁出圈。1至9月,全市外貿累計進出口額達到22.0308億元,同比增長25.4%,進出口增幅位列全省第四,出口排名第二、進口排名第三。
努力向外發展的張力,源自內在生長的動力。在新質生產力的驅動下,忻州向新而行、以質致遠。11家省級新能源產業鏈“鏈上”“鏈核”企業聚鏈成勢、聚勢成潮,以產業鏈建設帶動產業縱向延伸,推動傳統能源產業轉型發展,助力新能源全產業鏈發展態勢逐步形成,孵化帶動高端能源裝備產業加速落地。
新一輪戰略性、牽引性舉措帶來一系列新裂變。煤炭產量連續4年突破億噸,先進產能達到96.43%,排名全省第一。新能源和清潔能源裝機突破1200萬千瓦,連續6年位居全省第一。定襄法蘭鍛造產業集群,入選2024年度國家級中小企業特色產業集群,全省唯一。
農業產業勢頭不減。岢嵐縣紅蕓豆標準化生產基地、五寨縣甜糯玉米標準化生產基地、偏關縣谷子標準化生產基地成功創建2024年全國綠色食品原料標準化生產基地名錄,“國字號”生產基地縣數量位居全省第一。
揚帆出海,“忻州故事”舞動全球;追新逐質,“忻州智造”競逐未來。這一年,忻州的“進”是穩中求進的進,是與時俱進的進。
招
這一年,忻州“雙招雙引”的步伐,在一座城與一群人的奔走中展開。4月22日,“人到山西好風光”人才宣介上海專場活動中,借風揚帆的忻州高招頻出,政策宣講、人才路演、文化展演、同鄉交流、項目對接、集中簽約,展開了城市與高校“雙向奔赴”的故事。
一年來,忻州招才小分隊的“橄欖枝”伸向重慶大學、西南大學、復旦大學、吉林大學、東北大學、遼寧大學、大連理工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職等你來·才聚忻州”引才品牌、“田野思政·忻州課堂”研學品牌、“學子忻行·實習忻州”實習品牌,叫響叫亮、近悅遠來。
連續出“招”的還有招商引資的身影。“京”彩服貿,“晉”創未來。9月12日晚,忻州故事閃耀2024年中國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山西之夜”,彰顯城市魅力與發展潛力。
一年來,忻州跨山越海,積極牽手京津冀、長三角等地區,瞄準前沿技術、科創項目、未來產業,走進重點企業洽談項目,拜訪行業龍頭交流合作,誠邀天下客商成為高質量發展“合伙人”。2024年,與長三角區域、川渝地區企業新簽訂招商引資項目10個,總投資額達14.1億元。
走出去、引進來的底氣是留得住、用得好。人才環境與營商環境“同頻共振”,積極推進“一窗受理、綜合服務”模式,持續創優“三無”“三可”營商環境,開發區(園區)承諾制試點項目備案類全覆蓋,推行全周期、保姆式服務全代辦。
為優秀人才“量身打造”專屬福利。高標準打造“科創驛站”,累計吸引7所高校的33個創新平臺、3個企業創新平臺、集聚200余名創新人才。
博士工作(服務)站持續賦能。全市43個博士工作(服務)站,涵蓋醫學、農業、數字經濟等7大領域,吸引集聚碩博高端人才100余名,12個博士創新站被認定為山西省博士創新站,認定數量位居全省前列。
梧桐萋萋,有鳳來棲;濟濟多士,乃成大業。這一年,忻州的“招”是招賢納士的招,是真招實策的招。
活
這一年,忻州活力四射的表現,留存于文化故事一連串的精彩敘事。3月31日,“康養福地·自在忻州”文旅推介活動亮相馬來西亞吉隆坡;4月11日,“三關又三川·兩山一曲一圣地”——山西忻州文化遺產展暨忻州市文化旅游推介會在廣州市文化館開幕;6月21日,北路梆子驚艷亮相在香港舉辦的首屆中華文化節暨第十二屆中國戲曲節;7月3日,2024山西·忻州“長城兩邊是故鄉”文化旅游季在雁門關下盛大啟幕;10月1日,大型非遺音樂劇《大河長歌》在忻州大劇院首次公演……
文化興則城市興。一年來,為盤活文旅資源,忻州加強文物保護利用和文化遺產傳承,持續推進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發展,完善吃住行游購娛等文旅要素,塑造標志性旅游IP,激活文藝演出市場經濟,讓忻州文旅品牌相繼出圈。三個一號旅游公路帶來“快旅慢游”的深體驗,《黑神話·悟空》取景地迎來“天命人”,上海寶爺在佛光寺踏上“梁林路”,旅行博主“大美愛拉”對南禪寺寫下感謝信……忻州入選全國最具潛力文旅城市,《河曲縣堅持非遺文化保護傳承與發展》案例成功入選“中國改革2024年度地方全面深化改革縣域案例”。
忻州文旅迎來一個又一個高光時刻,城市影響力和美譽度達到新高度。數據能說明一切。國慶假期,全市累計客流273.34萬人次,5個重點景區共接待游客111.72萬人次,忻州古城省內接待游客人數排名第三。
山河遠闊,人間城郭。忻州不僅承載閃亮史冊的朱閣飛檐,也盛放詩意棲居的人文淵藪。這一年,忻州的“活”是盤活資源的活,是活力盡現的活。
和
這一年,忻州和合共生的力量,蘊藏在每一個溫暖的幸福時刻。12月3日,云中河橋悄然亮起的華燈,驚艷了一座城,人們在奔走相告中點贊城市。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為人民。一年來,忻州開展城市更新行動,完善牧馬河生態公園設施配套,實施中心城區雨污分流道路改造,啟動排水防澇提升改造工程,完成老舊小區改造,加快智慧城市建設,聚力打造有特色、有魅力、有品質,生產生活性價比最優精品城市。
有“顏值”更有“內涵”。疏堵結合為流動攤販“安家”,讓城市更有煙火氣;加大教育投入,優化基礎教育資源配置,推動從“有學上”向“上好學”轉變;縱深推進“健康忻州”建設,群眾多層次、多樣化的健康服務需求得到不斷滿足。
鄉村也有了新的活力。黨建引領基層治理,變“小馬拉大車”為“駿馬拉馳車”;學習運用“千萬工程”經驗,42個精品示范村精彩“蛻變”;青春和鄉村“雙向奔赴”,到村工作大學生扎根基層,奏響鄉村振興“青春樂章”。
城市更新,鄉村蝶變,山水也在煥顏。2024年,忻州不斷厚植“生態綠”,守護“黃河水”,打好打贏藍天、碧水、凈土保衛戰。在偏關,全省國土綠化暨“三北”工程攻堅戰現場推進會召開,打好“黃河幾字彎”攻堅戰有了新的起點;在河曲,“一泓清水入黃河”各項措施落地見效,黃河濕地公園成為“美麗中國”的生動例證;在寧武,深入實施“大蘆芽山”全域旅游發展戰略,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化為生動現實。
城市與鄉村交相輝映,家園與自然相得益彰。這一年,忻州的“和”是和諧發展的和,是和樂融融的和。
一日為界,時序更新。我們有回眸過往的勇氣,也有把握現在的智慧,更有建設未來的決心。
新年開啟,時間被賦予嶄新的意義。愿我們乘長風破萬里浪,盡沐這燦爛朝陽,共赴一個嶄新的春天。
策劃:趙富杰 白雪萍
文字:郝永峰
設計:馬 瑞
攝影:宮愛文 范 濤 馮曉磊 張存良 宮清華
(責任編輯:盧相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