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吉林9月4日電 (記者 蒼雁 石洪宇)東北抗聯革命文物工作會議4日在吉林省磐石市召開,中央相關部門、東北四省區文物部門負責人及文物專家代表等就保護好、管理好、利用好抗聯文物,闡釋好、弘揚好、傳承好抗聯精神進行交流。
截至2023年,全國登記的抗聯遺址608處、紀念場館24家、文物藏品近10萬件/套,重要抗聯文物重大險情基本消除、保存狀況明顯改善。累計推出抗聯主題基本陳列42個、專題展覽76個、主題活動300余項、展演宣講活動2000余場。
文化和旅游部副部長、國家文物局局長李群指出,抗聯文物保護利用與紅色旅游、冰雪旅游、研學旅行融合發展潛力日益彰顯。
李群要求,要聚力深化抗聯文物價值挖掘,一體推進抗聯歷史、文獻、遺址、人物、精神系統研究,統籌規劃、有序推進抗聯遺址的考古調查發掘工作。發力提質抗聯主題展陳精品,切實加強抗聯原址展示,以真史、真事、實物、實景為載體,讓觀眾充分感受到抗聯將士極端艱苦的生存環境和浴血奮戰的戰斗場景。合力拓展抗聯故事教育功能,以14年抗戰歷程為主軸,把抗聯斗爭的艱苦卓絕和歷史貢獻呈現好;以抗聯群英譜為矩陣,把抗聯英烈的感人故事和偉大精神講述好。
游客在磐石市抗日斗爭紀念館里觀展。(資料圖) 石洪宇 攝
位于磐石市的紅石砬子抗日根據地是中國共產黨在東北地區創建的第一塊抗日游擊根據地。磐石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李英奎介紹,當地對已發掘的抗聯房址、地窨子、防御墻、戰斗位等遺跡采取回填、覆罩、原狀展示等措施進行了妥善保護,并復原展示紅軍指揮所、紅軍醫院、哨所等重要遺跡。后續計劃建設紅石砬子遺址綜合管護中心、文物標本庫房、考古工作站、考古實驗室、考古科研用房等設施。
遼寧東北抗聯史實陳列館館長孫中華介紹,該館建立了館藏文物保存環境監測系統平臺,文物庫房安裝了加濕除濕一體機、多功能文物存儲柜、隔板式恒濕儲藏柜,并配備了離線檢測儀器及庫房輔助設備。
孫中華表示,除開展數字化保護外,還將提升展陳水平,與周邊抗聯一軍西征會議遺址形成紅色群落,發揮聯動效力。(完)
(責任編輯:盧相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