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闌額上有石榴木雕匾托,雀替鏤空雕刻精美,有牡丹、花瓶和草龍等紋飾。

忻府區田家窯村解氏民居大門斗拱,建于清同治四年。柱枋上設四朵斗拱。

廂拱上雕刻琴棋書畫紋飾,雀替正中雕鼎式香爐。

原平市上社村郝氏民居的廊房,建于清代。柱枋上設四朵花式斗拱,螞蚱型耍頭,雀替鏤刻花卉果實紋飾。

原平市上社村郝氏民居大門,建于清代。柱枋上設三朵斗拱,螞蚱型耍頭,雀替鏤刻動植物紋飾。

角柱斗拱雕壺和蓋碗茶具。

角柱斗拱雕葡萄和壽桃紋飾。

纏枝花草紋和手臂廂拱承托撩檐枋。

原平市崞陽鎮北街亢氏民居,建于清代。垂花柱雕如意云紋和鏤空寶珠。

忻府區韓巖村任氏民居大門,建于清同治三年。柱枋上設五朵斗拱,雕飾華麗。

角柱斗拱上的龍首斜拱,龍珠耍頭,云紋瑞草廂拱,紋飾繁縟。

斗拱的拱眼間各雕刻一個人物坐像。
斗拱是中國木構架建筑結構的關鍵性部件。將屋檐的荷載經斗拱傳遞到立柱,其起著裝飾構件和傳遞荷載的作用。早期的斗拱主要是結構上的作用,后來則逐漸演變為裝飾。明清時期,忻州市境逐漸從“晉北鎖鑰”的軍事重鎮過渡發展成為“萬里茶道”的商旅通道,商業貿易促進了工商業迅猛發展,催生了居民對居室豪奢美觀的需求。忻州民居也由傳統單純注重實用的特點,變革為注重木結構繁華的樣式雕飾。斗拱賦予了更多的人文精神,展現出獨特的文化內涵。(胡 煒)
(責任編輯:盧相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