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為氣象技術人員在五寨縣荷葉坪氣象監測點維護多普勒天氣雷達。
本報訊 入汛以來,忻州市平均降水量達169.1毫米,同比偏多近七成。忻州市氣象局認真貫徹落實市委、市政府和上級氣象部門的要求,牢固樹立“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堅持“準預報、早預警、快報告、廣發布”的原則,積極發揮“消息樹”作用,全力服務和保障全市人民安全度汛。
一是監測精密。不斷優化和完善氣象災害監測站網,充分應用全市210個區域氣象站、五寨天氣雷達及氣象衛星監測數據,嚴密監視天氣變化。同時新建忻府區X波段雷達站、農田小氣候站等,確保災害性天氣無一漏網。
二是預報精準。組建了中國氣象局五臺山云物理野外科學試驗基地忻州科研團隊和特色農業氣象服務團隊,著力發揮氣象科研平臺作用和科技優勢,充分利用數值預報業務平臺,加強天氣會商研判和區域聯防聯動,開展預報業務技能競賽,舉行重要天氣過程復盤總結,降水過程預報準確率達到90%以上。
三是服務精細。每遇重要天氣過程,都會以《重要氣象報告卡》形式提前48小時呈送市委、市政府及相關部門主要領導和分管責任人,同時通過傳真、電子郵件、手機短信、微信公眾號等形式及時向社會發布,關鍵時刻還會以重大氣象災害指揮部辦公室名義啟動應急響應。同時,與規劃和自然資源、應急管理、農業農村、水利等部門密切合作聯動,制定了強降水天氣“叫應”服務工作流程,每日向市防汛抗旱指揮部報告天氣形勢和防范建議。走進設施農業基地開展“直通式”為農服務,深入五臺、五臺山督查防汛備汛工作,主動尋求太忻一體化經濟區建設氣象保障服務融入點和著力點,為太忻一體化經濟區建設重點項目提供雷電防護、氣候評價等貼心服務,與多部門合作商討,提前分析防范化解災害風險。此外,市氣象局著眼長遠,統籌兼顧,備好了人工增雨物資,隨時準備開展人工增雨作業,應對階段性“伏旱”,做到防汛、抗旱兩手抓,努力筑牢氣象防災減災第一道防線。(張建新)
(責任編輯:梁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