權威業內人士把脈獻策雜糧園區高質量發展
關建勛 劉志杰 廖允成 張強 李建國 郭奔勝出席

論證會會場。范濤 攝
5月22日,由忻州市政府和山西農業大學組織舉辦,《太忻一體化經濟區——中國雜糧之都產業融合園2022年重點項目》實施內容提升論證會在山西農業大學太原龍城校區舉行。
省人大監察和司法委員會主任委員關建勛,省農業農村廳廳長劉志杰,山西農業大學黨委書記廖允成,省政協經濟委員會副主任潘云,省農業農村廳副廳長王進仁、姚繼廣,山西農業大學副校長王娟玲等在現場參會。中國農業大學教授張天柱等在北京通過線上參會。山西農業大學校長張強主持論證會。

張強主持論證會。范濤 攝
市委副書記、市長李建國,市委副書記、政法委書記郭奔勝,副市長崔崢嶺,市農業農村局、山西農業大學玉米研究所等相關研究機構、神農富通公司、北京中農富通等相關單位負責人參加論證會。
經過多年接續推進,目前“中國雜糧之都”產業融合園區已經完成國家級忻州雜糧市場主體工程、山西省雜糧產品質量檢驗中心、山西農業大學雜糧研究院、忻州海關、“三新”試驗基地五大板塊,共入駐糧忻谷都等14家企業。園區2022年重點建設任務包括雜糧示范園、雜糧展覽館和雜糧中央廚房,項目實施后有望打造形成集展覽、文化、科研、學術、教培、旅游、體驗、科普、交易、信息等于一體的雜糧全產業鏈融合園區。
業內人士聽取相關規劃后表示,要始終聚焦“中國雜糧之都”這一品牌,在有機旱作、“特”“優”農業、功能食品上下功夫求實效,充分發揮區位優勢、產業優勢、技術優勢、人才優勢等太忻經濟一體化發展帶來的要素集聚效應,發揮好數字化經濟作用,注重市場開發帶動,豐富業態培育,創新產品開發。要統籌好優勢與約束、公益性與市場化、建設與運行、展示與研發、一產與二三產、新項目與既有項目、線上與線下等關系,加大精深加工和功能挖掘,切實提升雜糧資源的產出效率,延伸產業鏈,增加附加值,真正把小雜糧做成大產業。

李建國講話。范濤 攝
李建國感謝專家學者和業內權威人士為忻州雜糧產業把脈定向,希望一如既往關注忻州農業、支持忻州農業。他說,忻州農業最大的特色是雜糧,新一屆市委市政府圍繞雜糧產業規劃綱要,堅持一張藍圖繪到底,持續推進園區建設。當前在已有基礎上,適時根據經濟社會發展情況調整思路,緊密結合當前實際積極謀劃實施新的更多的產業項目,形成了2022年重點項目論證內容。大家從技術體系、人才隊伍、市場拓展、品牌建設等多個方面積極建言獻策,做出精準分析,提出專業化意見建議,是對項目規劃的有力拔高,我們將充分吸納意見建議,進一步完善提高,形成更系統更全面的規劃方案,進而提出項目詳細規劃,不斷創新建設運營模式,充分展示忻州乃至山西特色,以忻州雜糧產業知名度的不斷提升和市場占有率的不斷擴大,帶動更多農民增收,輻射更廣農業產業發展,促進區域經濟全方位高質量發展。
張強在主持會議時表示,山西農業大學將舉全校之力,與忻州一道校地共建,深耕政產學研用,做大做強忻州雜糧產業,在推進山西中部城市群發展、建設太忻一體化經濟區現代服務業、生態文旅休閑、現代都市農業等產業集群上體現山西農大作用,作出山西農大貢獻。(任逢春)
(責任編輯:盧相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