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_local/A/22/46/6B6CA76F111F9F5F0EB7970EB0F_D01525C5_169E5.jpg)
會議現場。范濤 攝
7月11日,市委副書記、市長李建國在五臺山風景名勝區調研交通基礎設施建設和交通管理工作,并主持召開會議,聽取景區未來3年交通建設規劃匯報。市委副書記、統戰部部長、五臺山風景名勝區黨工委書記、管委會主任劉卓良,市政府秘書長張艮生和市直相關部門機構負責人,規劃設計單位人員參加。
近年來,五臺山風景名勝區著力加快高質量發展,但隨著群眾出行方式更加多樣化個性化,以及景區地形條件局限,已有交通基礎設施在滿足群眾對美好生活向往上仍然存在不少短板弱項。著眼長遠發展,景區結合雄忻高鐵五臺山站建設,在增設高速公路遠端互通、拓寬高速連接線、過境車輛分流方面,特別是優化核心景區路網,新建改建形成核心景區上下行車輛分道行駛上提出具體設計方案,并就各規劃存在的利弊進行說明。
李建國指出,五臺山是世界遺產地,景區具有獨特的自然人文資源稟賦,獨特優勢只有借助貫通順暢的交通網絡才能真正成為高質量發展的勝勢。要堅持大五臺山理念,統籌好文物保護與經濟社會發展,市區兩級以及五臺山周邊縣要合力推動相關交通建設規劃科學論證、精準實施,盡快補齊高質量發展的短板弱項。要切實聽取文物、水利等各方面專業部門意見,守牢紅線、底線、邊線,科學合理避讓,統籌做好景觀展現與河道安全各方面工作。要圍繞大五臺山建設,統一規劃、分步實施包括太行一號旅游公路在內的各項交通規劃,綜合考慮景區各入山通道交通流量,分階段分年度明確實施目標。要區域聯動加強交通管理,有效提高綜合預判、聯動服務的協調能力。要以對歷史負責、對五臺山負責、對人民負責的態度,統籌市縣資源,聚焦游客感受和景區發展,全力以赴加快補齊景區交通基礎設施短板,使文物保護成果更多惠及人民群眾,讓更多群眾能夠更加順暢切身感受到五臺山世界遺產地的文化自然之美。(記者任逢春)
(責任編輯:盧相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