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小麥種植戶,4月7日上午10:00有一場線上管理技術培訓,邀請國家小麥產業技術體系山西綜合試驗站站長張定一和邢臺綜合試驗站站長景東林兩位老師,為大家講解小麥水肥栽培管理、病蟲害防治、倒伏與干熱風預防等,請大家參加。”4月6日,這則線上講座的通知在臨汾市小麥種植戶的朋友圈刷屏,大家紛紛轉發。堯都區吳村鎮洪堡村村民靳并生說:“今年專家們很給力,線上線下培訓特別多,在他們的指導下,前期的小麥弱苗都緩過來了。”
臨汾是我省冬小麥主產區,小麥播種面積301.7萬畝,由于受去年秋汛影響,全市冬小麥晚播面積達到76%,苗情較常年偏弱,一、二、三類苗比例為10∶20∶70,而常年為40∶40∶20。臨汾市上下一心,抓住五大關鍵環節,推動冬小麥“促弱轉壯”“科技壯苗”等春管措施扎實有序進行。截至目前,已完成春澆99萬畝、春季追肥90.68萬畝,完成中耕、鎮壓等田間管理23萬畝,小麥苗情明顯改善,目前一、二、三類苗比例為30∶50∶20,接近常年比例40∶40∶20。
組織領導有力。為保障夏糧豐收,臨汾市委、市政府抓緊抓實夏糧奪豐收行動和“促弱轉壯”工作。市農業農村局制定《臨汾市2022年小麥春季管理技術要點》,洪洞縣、襄汾縣等小麥主產縣多次安排部署小麥春管和春耕備耕、“科技壯苗”等工作。
政策扶持給力。通過加大政策扶持力度,穩定小麥種植面積,提高農民種糧積極性。洪洞縣財政配套小麥保險費用250余萬元,為農戶代繳小麥保費620余萬元,全力支持省級小麥完全成本保險和未轉移就業收入損失保險試點縣工作;開通農業生產“綠色通道”,協調幫助農資經營主體做好物資儲備及調運。翼城縣財政投資1000余萬元用于全縣小麥葉面噴肥“促弱轉壯”,促進夏糧穩產增產。襄汾縣及時下發救災資金1550萬元,為小麥春季管理提供了資金支持。
農資保障得力。曲沃縣農業農村部門協調督促本地農資生產經營企業節后開工復產,恢復產能,保障市場穩定。洪洞縣15個鄉鎮237家農資經營門店,各類農資儲備到縣率90%以上,耕作、植保、施肥等各類農機調備數量充足。襄汾縣開動3個提灌站、23個泵站、1830眼灌溉井,全力開展春澆。
科技服務助力。臨汾市深入開展“入企進村”“三隊包聯”等行動,提高小麥春管水平,還通過農民夜校等形式開展有針對性的技術指導培訓。農業農村部“奪夏糧小麥豐收”工作組、“科技壯苗”行動組,深入部分縣(市、區)開展專項指導服務。翼城縣啟動小麥生產托管服務“促弱轉壯”集中噴肥行動;堯都區組織農業技術人員開展送技術、送項目、送服務“三送”服務活動。
營造氣氛聚力。臨汾市采取市、縣媒體聯動,廣播與視頻相結合,報紙與網絡相呼應,加大宣傳力度,以糧食安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冬小麥春季生產管理先進經驗和典型為宣傳重點,營造奪取夏糧豐收的濃厚社會氛圍。(記者王秀娟)
(責任編輯:盧相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