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今年以來,神池縣進一步落實“四個不摘”要求,堅持三措并舉,完善常態化駐村幫扶機制,持續壓實責任,強化過程管控,嚴格考核督導,推動各級駐村干部充分發揮服務基層、服務群眾“最后一公里”作用,在建強村黨組織、推進強村富民、提升治理水平、為民辦事服務上下功夫,真正做到選得優、下得去、管得住、融得進、干得好。
一是選優派強,在建強隊伍上展現新形象。制定印發鄉村振興駐村干部管理辦法,堅持把政治素質好、發展意識強、熟悉農村工作、有較強組織協調能力作為選派駐村干部的首要標準,共選派各級駐村干部340名,實現全縣脫貧村駐村工作隊、第一書記全覆蓋。招考15名鄉村振興指導員,充實到鄉村振興示范村和部分需要加強幫扶力量的重點村,持續開展防返貧監測和幫扶工作。
二是從嚴管理,在履職盡責上呈現新氣象。健全管理機構,充實縣駐村辦,明確專職專人、建立規章制度,強化對駐村工作隊的日常管理。創新機制嚴格考核,積分制考核駐村干部,星級化管理駐村工作隊,每季度進行考核通報。從嚴從實督查,采取“聽、看、查、訪”等方式,對駐村工作隊進行全覆蓋督查檢查,督促駐村干部干在日常、抓在平常。注重能力提升,采取“以會代訓、交流學習、集中培訓”等方式,重點圍繞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等內容,對駐村干部開展常態化業務知識培訓,不斷提升履職能力。
三是真幫實扶,在幫扶成效上體現新擔當。優化產業項目。大力培育增收產業,遠謀近施、長短結合,培育壯大種植、養殖等傳統產業,因地制宜發展有機旱作農業、入戶光伏、小雜糧加工等多元富民產業,幫助發展農村電商、鄉村旅游、休閑農業、觀光農業等文旅融合新興業態產業,各級單位直接投入幫扶資金726萬元,引進幫扶資金115萬元,協調爭取幫扶項目13個,持續壯大村集體經濟。暢通供需對接渠道,組織中央、省、市幫扶單位合力助推“神池餅”、天牧羊系列產品等優質農副產品。拓展消費幫扶成效,充分利用單位食堂、工會訂單采購、職工以購代捐、直播帶貨助銷等活動,幫助農戶銷售農產品,累計銷售金額910萬元。常態化開展入戶走訪,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491件,在壯大村集體經濟的同時,提升群眾的幸福感、獲得感、安全感。 (劉雪峰)
(責任編輯:蔡文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