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抓黨建促基層治理能力提升專項行動開展以來,五寨縣東秀莊鄉黨委以黨建為引領,以產業發展為重點,突出各村資源特色,以“一村一策”打造“一村一品”,千方百計做大集體經濟蛋糕,讓村“兩委”“有錢辦事”,不斷增強集體組織服務功能。
——巧手“縫”出幸福。小雙碾村黨支部在前期市場調研的基礎上,確定把服裝縫紉、裁剪作為增收路徑,同時充分挖掘村縫紉、裁剪人才,在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李艷牽頭下,經村民代表大會同意,由村集體占股40%、村民白建雄占股30%、其他村民占股30%,成立了五寨東秀服飾有限公司。公司定位為從事服裝、床上用品設計、生產、銷售為一體的專業化生產企業。目前該公司有生產辦公用房100平方米,已購置各類設備30臺,招聘員工20人,每年可向村集體上交8萬元的分紅,在推動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的同時,還可以解決部分搬遷人口就業。預計2022年村集體經濟收入可突破10萬元。
——親手“養”出幸福。麻地洼村多年來一直有養殖傳統,經村民代表大會討論研究,制訂了《東秀莊鄉麻地洼村家雞生態養殖發展規劃》,以“村集體+公司+農戶”的合作方式進行生產經營,農戶按照公司規定養殖家雞,村集體委托特定公司進行專門運營,并注冊品牌進行銷售。公司每年向村集體上交5%至10%的營業性收入作為管理費,幫助村集體發展公益事業、壯大集體經濟,帶動了50戶農戶發展家雞生態養殖。公司同時提供家雞、家雞蛋購銷,電商平臺運營,實體店運營管理等5至10個就業崗位,公司預計年產值可達60萬元,村集體可增加收益3至6萬元。
——雙手“種”下幸福。大雙碾村黨支部在深入研判村情實際、群眾實際、市場實際的基礎上,充分發揮村黨組織的組織優勢,把黨員組織起來、把群眾動員起來、把資源利用起來。堅持以種植業為主導產業,在專業化、標準化、規模化和集約化等方面下功夫,通過“黨支部+合作社+農戶”的模式,增加群眾收入。先期利用村集體機動地,培育山東大蔥種苗2畝、紅蔥1畝,今年可倒栽種植10余畝,預計村集體經營性收入7萬余元,為村民致富提供了可復制、可推廣的路子。
東秀莊鄉通過多元化發展產業,村集體經濟逐漸從“一枝獨秀”走向“百花齊放”,鄉村兩級黨組織借助“清化收”工作的有利契機,積極挖掘自身優勢,為發展壯大集體經濟提供了有效的資金支持和土地保障,為村集體和農民持續增收致富探索出了一條新路徑。 (王 卿)
(責任編輯:蔡文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