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記者馬占富)“大娘,您有事就及時聯系我們,我們會盡最大力量給您解決困難。”3月20日,在應縣金城鎮南城社區,黨支部書記、社區主任張俊美走進72歲的困難戶安子蓮家,讓老人有事找社區幫助。應縣金城鎮聚焦加強城市基層治理,提升城市社區黨組織的治理能力,進一步打通基層網格治理的神經末梢,開展了創建網格治理無縫隙、隊伍延伸無死角、服務拓展無空白的“三無”社區活動,實現了工作在網格落實、服務在網格彰顯、民情在網格匯聚的可喜局面。
科學配置組織覆蓋網絡,實現管理“無縫隙”。該鎮以有利于黨組織發揮作用、有利于黨員參加活動、有利于及時解決居民問題為導向,按照“切塊劃界、設置合理、組織參與、便于管理”的原則,構建“十戶一體”組織覆蓋網絡,共建共治模式,形成“鎮黨委+社區大黨委+黨支部+黨小組+黨員聯系戶”的組織構架,形成鎮黨委統一領導、社區大黨委統籌,以網格物業成立黨支部,單元樓棟成立黨小組,黨員納入網格的組織覆蓋格局,真正把黨組織建到家門口。
建立健全“雙報到”共駐共建機制。社區黨組織結合中心工作,根據居民需求,編制具體服務項目,集中力量解決居民急事難事揪心事。各社區在小區、街頭掛牌公示網格長、網格員的照片和聯系電話,方便居民訴求。全鎮59名鎮干部包聯22個村,延伸包聯97個網格,聯系590戶群眾。20名社區干部包聯37個網格,聯系200戶群眾。機關單位1280名黨員全部納入網格,開展“6+ 1”服務,服從社區黨組織和網格的分工調配,把黨員干部鑲入網格治理各個環節,全面提升居民認同感和歸屬感。
創新管理,牽住網格治理的“牛鼻子”,一網兜起居民“大小事”,做到了服務拓展“無空白”。在1674個網格建強社區網格黨支部,實現群眾在網格內聯系、意見在網格內收集、情況在網格內掌握、問題在網格內解決。并強化了建成區108個居民住宅小區物業黨建聯建。針對101個有物業小區,選派了黨建指導員,加強黨的工作覆蓋。針對7個無物業小區,各社區指導組建物業管理委員會,臨時履行業主委員會部分職責。特別是疫情防控期間,全鎮10個社區100多名干部職工、2000多名黨員全部下沉防控第一線,堅持晝夜值班和一線留守。
(責任編輯:梁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