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今年以來,河曲縣積極探索新型社區養老模式,推動養老服務設施進一步完善,力求提供更加專業、有特色、精準化的服務,努力實現轄區老年人老有所養、老有所依、老有所樂、老有所為。
整合資源,完善硬件配套設施。在配套設施上下功夫,同步推進各項基礎設施建設,全縣建設社區養老服務中心,包含老年餐廳、健身休閑場所、日間照料室等。本土社會組織進駐社區,參與養老服務。引進永樂社會服務中心參與老年餐廳運營,社區老人一日三餐僅需花費15元。社區大黨委引導醫院、衛生院等各類醫療機構參與養老服務,在各社區和有條件的小區設立老醫生工作室、便民衛生室等,為老年人提供康復指導、免費體檢等服務。
服務下沉,發揮黨建引領作用。對轄區內60歲以上老人基本情況進行調查,進一步了解老年人在養老、醫療、生活照料等方面的需求。黨員中心戶、物業公司、小區志愿者服務隊與社區老人結對幫扶。以小區為單元建立“一對多”結對模式,將服務送上門。中信物業公司為高齡老人免費送飯、送藥、上門理發、整理房屋;小區志愿服務隊選出專人,與有需求的老人結對。除送飯、送藥等基礎服務外,志原者與子女長期在外地的老人經常拉家常、談心,確保每位老人有人幫、有人管、有人護。
發揮余熱,豐富老年精神文化生活。為發動老年群體主動參與社區建設和管理,更好地融入社區大家庭,該縣結合新時代文明實踐工作,充分發揮老干部、老黨員模范帶頭作用,組織大家積極參與文明實踐、公益慈善、志愿服務等活動。目前已有90名老干部、老黨員擔任小區黨支部書記、52名老同志擔任業委會主任。在10個社區分別設立老齡大學教學點,方便老人就近參與學習、參加活動。
(丁 琳)
(責任編輯:梁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