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夏時節,花團錦簇。在五寨縣硯城鎮周家村的休閑觀光兒童樂園里,前來游玩、休閑、散步的游人絡繹不絕。游樂設施上,孩子們歡聲笑語此起彼伏,垂釣池里碧波粼粼,采摘園里人來人往,村內青磚紅瓦,村容村貌整潔有序,道路綠化繁茂規整,構成一幅宜居宜業宜游的詩意田園新農村美麗畫卷。
這是五寨縣以黨建引領鄉村振興的生動實踐。黨建引領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優勢所在。今年以來,五寨縣堅持以黨建為引領,將黨的領導和組織優勢轉化為推動鄉村發展的“新動能”,通過組織振興協調推進產業振興、人才振興、文化振興、生態振興,“五個振興”同頻共振、同向發力,保證鄉村振興高質量推進和高水平發展,加快宜居宜業美麗鄉村建設。
聚焦固本強基,筑牢戰斗堡壘
“這次培訓主要是針對我們村‘兩委’主干的,內容豐富、針對性強,既有理論也有方法,對推動實際工作很有幫助。在發展村集體經濟方面,今年我們村‘兩委’班子準備帶頭入股村集體經濟合作社,發展養牛產業,以此帶動村集體經濟收入增加。”在五寨縣委黨校學習心得分享課上,杏嶺子鄉官咀村黨支部書記張治中分享學習心得和工作打算。
基層干部是農村發展的能人,更是農村發展的領路人。五寨縣通過抓實基層干部培訓、完善硬件設施、整治隊伍軟弱渙散等,夯實基層基礎,筑牢基層黨組織戰斗堡壘。按照“干什么學什么,缺什么補什么”原則,分類別對鄉鎮綜合執法隊伍、駐村工作隊員、“兩委”主干、村務監督委員會主任、村集體經濟組織負責人,圍繞基層黨組織建設、鄉村振興、生態文明建設、農業產業化等重點工作開展專題培訓,基層干部隊伍素質明顯提升。
鄉村要振興,組織必振興。五寨縣累計投入資金120余萬元,改造升級村、社區黨群服務中心,基本滿足了基層組織服務群眾和開展各項工作的需求。縣級領導包鄉包村,一線指導軟弱渙散村黨組織摸排、整頓工作。對全縣107個行政村黨組織書記和8個社區黨組織書記集中開展星級化評定,將考核等級與薪酬掛鉤,激勵黨組織書記干事創業熱情,提升基層治理效能,推動服務型基層黨組織建設,提升基層黨建服務群眾的效能。
胡會鄉探索“企業+村集體股份經濟合作社”模式,引進藍頓旭美公司,實現人均增收4000元;趙峪莊村領辦注冊五寨縣趙峪莊昌榮農業服務專業合作社聯合社,開展“一站式全程托管”土地3000畝,半托管土地6000畝,托管后平均一畝地能節省成本50元到60元……
產業興旺,是解決農村問題的前提。五寨縣聚焦“富民強村”目標,大力實施黨建引領村集體經濟增長、村民增收“雙增”計劃,積極探索統籌扶持資金、做實合作經濟、深化村企聯建、盤活資產資源、創新合作模式等增收路徑,不斷激發鄉村振興內生動力,實現農業強、農村美、農民富。2022年底,全縣10個鄉鎮107個村集體經濟總收入達到16026.32萬元,其中,經營性收入8476.11萬元。2023年底,預計80%以上的村經營性收入達到10萬元以上。
推進人才振興,強化隊伍建設
“醫生建議我清淡飲食,多加強運動,同時口服金納多銀杏葉提取物。”近日,中國中醫科學院專家醫療隊走進五寨縣開展義診活動,被心血管疾病困擾的小河頭鎮馬軍營村村民劉翠蓮拿到處方后開心地說:“不出縣城就能享受到國家級專家的診療,真是太方便了。”
“堅持以人才振興引領鄉村振興,通過借東風、挖內潛、抓引領,千方百計推動各類人才到鄉村振興一線建功立業。”五寨縣委組織部負責人介紹,目前依托縣中醫院,先后與中國中醫科學院、西苑醫院、廣安門醫院、望京醫院、北京眼科醫院、山西省中醫院簽訂了《對口幫扶協議書》,柔性引進博士2名、碩士14名。借助省校合作契機,采取簽約聘請人才合作顧問、特聘專家等形式,柔性引進博士專家學者6人,涵蓋生物制藥、飼料儲存加工等行業領域。落實“鄉村振興萬人計劃”,實現了全縣107個行政村“一村一名大學生”全覆蓋,通過細化管理辦法,加強示范培訓,給實工作崗位,選樹先進典型,注重關心關愛,抓實抓細培養管理舉措,激勵到村工作大學生在基層歷練,在一線成長,為基層黨建和鄉村振興注入新活力。
“呂二妮,你有50分,可以兌換一支牙膏、一條毛巾、一桶洗衣液。”五寨縣孫家坪鄉小寨村愛心超市里,前來兌換積分的村民高興地排著隊,用手中的積分卡兌換需要的生活用品。小寨村利用山西焦煤捐贈的1.6萬元設立“愛心超市”,建立“以獎勵換積分,以積分兌物品”獎勵機制,獲得“星級文明戶”榮譽的家庭根據評星等次獎勵不同積分,目前已兌換出101件物品,總價值4050元。
五寨縣依托“縣委定方向、鄉鎮定試點、村級定細則”工作體制,縣鄉村三級聯動,通過一家一戶上門宣傳等方式,積極發動群眾參與“十星級文明戶”評議。縣文明委對獲評的星級文明戶予以表彰,在就業、支農貸款、涉農補助等貼近群眾生產生活需求方面給予優先優惠,讓群眾知道評什么、為何評、怎么評、怎么用,形成了黨委領導、黨員帶頭、群眾參與、制度保障、移風易俗的基層治理新格局。
以黨建促村建,建設美麗鄉村
走進孫家坪鄉高嶺村,平坦整潔的柏油路通到了村民家門口,一面面主題鮮明的宣傳噴繪墻扮靚了鄉村,一棵棵行道樹昂首挺胸,一盞盞路燈穿插在林蔭之間,村莊掩映在綠樹之中,家家門前有風景,戶戶院落是田園。
高嶺村村民張滿貴家中,寬敞的院子打掃得干干凈凈,黃瓜、西紅柿、茴子白等蔬菜與牡丹、串串紅相映生輝,美不勝收。村黨支部書記李峰說:“高嶺村不斷強化黨建引領作用,把大力改善全村人居環境作為實施鄉村振興的基本支點,在溝壑、荒坡和主要街道栽植各類綠化樹2133株,道路硬化面積320平方米,鋪設排水管道86米,修整圍墻572平方米,修繕殘垣斷壁220米,整理通信線路200米,拆除亂搭亂建7處,村內環境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改善人居環境,建設美麗宜居鄉村,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一項重要任務。為推動農村環境面貌整體提升,讓綠色生態成為五寨鄉村的底色,五寨縣以人居環境整治行動為抓手,實施農村改廁、生活污水治理、生活垃圾治理、村容村貌提升工程,全縣107個行政村實現路、網、電等基礎設施和衛生室、金融服務站、文體場所、快遞網點等公共服務全覆蓋,9個行政村生活污水治理工程加速推進,10個鄉(鎮)農村生活垃圾收運處置體系完善,農村環境面貌整體提升,讓群眾樂享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生活富裕的幸福生活。(楊文俊 葛文娟)
(責任編輯:蔡文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