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忻府區新建路街道九源社區堅持把黨的建設貫穿城市社區治理全過程,積極打造“黨建+如家”服務品牌,創新形成“156”工作機制,全面激發基層活力,提升居民生活品質。
健全組織體系,優化單元設置。成立了社區“大黨委”,共吸納4個駐地單位的黨組織負責人或黨員擔任兼職委員,參與社區事務協調共議。構建“社區大黨委、網格黨總支、小區黨支部、樓宇黨小組”四級黨組織架構,按照全科網格區域劃分,成立9個網格黨總支(支部),隸屬于社區大黨委,網格黨總支書記由社區專職網格員中的黨員或社區大黨委兼職委員擔任。在轄區17個小區中,成立小區黨支部,黨支部書記由社區離退休老黨員或小區在職黨員擔任,以樓宇為單位,成立38個黨小組。以戶為基礎,分為9個網格72個微網格進行管理。社區陣地黨群服務中心占地面積1500平方米,功能室齊全,社區共有黨員96名,工作人員14名,始終堅持以黨建為引領,充分發揮黨組織戰斗堡壘和黨員先鋒模范帶頭作用,為基層治理激發新的活力。
創新工作機制,強化社區治理。建立了黨員樓長“156”特色工作機制,即實現“一個和諧小區”,采取“五步工作法”,履行“六項職責”。不斷提升服務水平,逐步提高工作人員素質,為居民快速辦理事務,讓居民滿意、放心、安心,真正把社區建設成為人民群眾的幸福家園。持續推動社區范圍內小區物業企業成立黨組織,著力構建“社區黨組織主導——小區黨支部牽頭——物業黨支部參與——小區黨員帶頭”的小區治理工作協商機制。促進基層治理由“單一管”走向“多元治”,探索多元渠道,加強基層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務,讓基層治理更加完善。
強化服務功能,傳遞社區溫暖。開展“6家1”特色服務。創建“溫馨之家、學習之家、服務之家、就業之家、活動之家、志愿者之家”,打通服務群眾“最后1公里”目標,滿足了社區居民的個性化需求。不斷創新“黨建引領+志愿服務”工作模式,社區干部聯合志愿服務隊定期開展走訪活動,實地收集居民意見建議,解決實際困難,提高居民“幸福指數”。打造多個集主題教育、舒心歇腳、續航補給、服務代辦、調解援助、健康關愛等功能于一體的“愛心驛站”,切實解決轄區新業態新就業群體“休息難、喝水難、充電難”等問題,將服務對象范圍擴大,不僅局限于環衛工人、快遞員、送餐員等戶外勞動者,也面向廣大社區居民和轄區單位,讓驛站成為共建共享共聯之家。積極推動新業態新就業群體融入基層治理大家庭,讓快遞、外賣小哥兼任“網格監督員”,上報安全隱患,參與社區治理,將各類糾紛化解在社區內部,消除在萌芽狀態,不斷提升轄區居民的安全感、幸福感和滿意度,為社區治理注入新動力。 (崔永崗)
(責任編輯:盧相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