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鄉村振興,人才是關鍵。近年來,繁峙縣委組織部積極開創人人皆可成才、人人盡展其才的生動局面,為鄉村全面振興提供堅強的人才支撐和智力保障。
落實三項舉措。堅持政策向才。深化人才機制體制改革,分類制定鄉土特色產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人才規劃,構建全覆蓋、多層級、一體化的人才政策矩陣。堅持駐外招才。堅持以鄉賢為紐帶,依托駐外辦事機構等,在全國范圍著重挖掘繁峙籍人才,分級分類分層建立完善繁峙籍人才信息庫,把鄉土在外人才“召回來”。堅持聯誼聚才。常態化組織舉辦“迎老鄉、回故鄉、建家鄉”懇談會等活動,大力支持鼓勵優秀專家學者、高技能人才、企業經營管理人才、高校大學生等群體返鄉投身農村,促進鄉村發展。
設立三種課堂。田間課堂強技術。完善人才智力幫扶機制,組織選派科技特派員精準幫扶,在田間地頭、村級黨群服務中心等地設立流動課堂,用“點單式”服務,面對面、點對點傳授實用技術,凝聚起助推鄉村振興發展的強大合力。黨校課堂強信念。利用黨校及遠程教育網絡等資源,將鄉土人才納入人才隊伍建設規劃管理,列為縣、鄉兩級黨校干部教育培訓和黨員輪訓重要對象,常態化開展黨的理論教育和業務技能培訓。高校課堂育能手。以與各高校及科研院所的合作為切入點,切實培育一批“有文化、懂技術、會經營、善管理”的新型職業農民,充分調動本土人才干事創業、投身家鄉建設的積極性。
搭建三大平臺。搭建“一點通辦”平臺。打造“一站式服務”綠色通道,做好人才認定、購房租房、子女入學、體檢療養等服務,讓人才真正落地生根,心無旁騖扎根鄉土。搭建“產才融合”平臺。圍繞鄉村振興需求,科學謀劃,儲備農業、養殖業等鄉村振興人才,加大博士創新站、企業技術中心、重點實驗室等平臺建設,讓人才在投身基層產業發展中大展身手。搭建“參政議政”平臺。加強人才政治引領,不斷加大在優秀人才中發展黨員的力度,積極推薦優秀人才擔任各級的“兩代表一委員”,使優秀人才在政治上有榮譽、社會上有地位,持續增強人才的榮譽感和歸屬感。 (孫雁宏)
(責任編輯:蔡文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