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黨建聯席會議制度,上下聯動解決群眾反映的急難愁盼問題;整合轄區內維修工、電工、商家等資源,推出生活服務、家電維修、就業招聘等13個類別的24小時“碼上服務”便民小程序;發動快遞外賣小哥、貨車司機等不同群體的居民成為社區治理的移動“攝像頭”,形成社區治理人人參與的良好氛圍……
“網格+全域共建”“網格+全民參與”,這是神池縣龍泉鎮南關路社區在新時代順應社區發展新形勢、基層治理新格局、居民群眾新需求,推出的社區服務“新品牌”。
近年來,神池縣龍泉鎮南關路社區堅持把黨建引領作為社區治理的“核心引擎”,細化社區治理“微網格”,打造社區治理“微品牌”,搭建社區治理“微平臺”,以人民為中心,細化“微治理”,托起了居民的“大幸福”。
黨建引領,多措并舉,細化社區治理“微網格”。該社區扎實推進服務,進一步做實網格化治理,以實際行動打通了聯系服務群眾的“最后一米”。
通過構建“社區黨委—網格黨總支—小區黨支部—黨員中心戶—小區業委會”五級體系,將組織“觸角”延伸到居民家門口;同時把轄區精準劃分為9個網格,55個微網格,均配備網格長、網格員,黨員占比23%,形成“1個社區總網格黨委—9個一般網格黨支部—55個微網格黨小組”三級黨組織架構,實現網格黨組織100%全覆蓋。
該社區在為民服務中,打造社區治理“微品牌”,搭建社區治理“微平臺”,切實解決民生問題,推進社區共享共建。
通過開展特色服務,先后辦理了社區內殘疾人就業、綠色能源充電樁建設、自來水管道維修等13件民生實事,極大提升了居民的幸福感、獲得感。同時該社區還持續做優做實社區服務聯盟,與6家聯盟單位、企業、社會組織聯絡,優化項目、需求、資源“三張清單”,構建組織聯建、社區聯營、活動聯辦“三聯”服務模式,結合“雙報到雙服務”開展假期自習室、婦女就業指導、愛心托管班等各類活動10場次,協調解決關鍵小事30件,惠及群眾500余人。該社區還推行了“紅色管家”服務模式,引導物業服務企業積極成立黨組織,打造小區物業紅色戰斗堡壘,成為黨的政策“宣傳隊”、聯系群眾的“服務隊”、危難險急任務的“先鋒隊”,激活社區共治“造血細胞”。
聚焦群眾實際需求,該社區持續查擺“微問題”,打造“微陣地”,做好“微服務”。該社區打造的“15分鐘黨群服務圈”,通過提供“清單式”定向服務、“訂單式”便民服務、“立體式”志愿服務,組織社工、志愿者開展了免費義剪、健康義診、電信反詐宣傳等特色服務70多場次。
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始終把居民群眾的“民生小事”當成社區的“頭等大事”,南關路社區不斷提升社區治理水平,延伸服務“觸角”,用心、用情、用力做好居民群眾的“貼心人”,走出了一條人人參與、人人盡責、人人共享的基層治理新路徑,以多元化、精細化、常態化的方式持續提升基層治理效能。
(暢 雪 萬 愛 劉雪峰)
(責任編輯:梁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