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襄縣結合自身實際,以在職黨員參與有平臺、服務有機制、示范有動力為工作方向,以社區黨群服務站建設和“四雙”機制為契機,積極探索新時期廣大黨員參與社區治理的新路徑,堅持邊實踐、邊總結、邊提煉,構建具有縣域特色的“紅色近鄰”社區黨建新局面。
凝聚先鋒力量 組建“紅色近鄰”隊伍
定襄縣圍繞推進縣域社會治理現代化需求,進一步健全基層組織體系,選優配強“紅色近鄰長”隊伍,開辟各類黨員直接參與小區治理新途徑,提升社區網格化精細化管理服務水平,以近鄰黨建的“質”和“效”促成造福群眾的“實”和“績”。
補充力量,建強隊伍生力軍。深入推進社區黨組織實體化運行,將全縣204個小區通過優化配置,整合組建為功能型小區黨組織198個,全部由社區“兩委”干部包聯。采取個人自薦、聯名舉薦、組織推薦、社區審核等方式,從小區業委會(物管會)成員、居民黨員、黨員志愿者、在職及離退休黨員干部中,抽調精干力量組建“紅色近鄰”先鋒隊198支,成為參與基層治理的重要骨干。
規范管理,打造服務高標桿。選聘思想政治素質好、基層工作能力強、服務群眾意識高的“紅色近鄰長”354名,實現198個小區黨組織全覆蓋,做到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有“紅色近鄰長”的身影。將小區所有黨員納入功能型黨支部進行分類管理,提高“紅色近鄰長”任職門檻,細化選聘條件、崗位職責、管理方式、退出機制等,開展政策宣傳、矛盾調解、法律援助等志愿服務,實現社區黨支部領導班子履行主體責任的有效延伸。
積分培優,展現拼搏新姿態。制定《“紅色近鄰長”積分制管理辦法》。社區黨支部定期統計積分并公示排名,促使黨員肩上有責、爭先有標、行為有尺,用量化指標破解黨員管理定性不定量的難題,讓“小積分”搭起黨群“連心橋”,激活基層治理“大能量”。
推進多元共治 實施“近鄰互助”項目
定襄縣協調各方資源跟蹤解決小區安全隱患、矛盾糾紛、物業服務等民生問題,推動構建“組織有力、鄰里有愛、治理有效、和諧有序”的黨建引領城市居民小區治理新格局,不斷強化黨組織在基層治理中的引領力。
精準發力,建立優質“資源庫”。深入推進“管理安家、服務安業、關懷安心”行動,細化一小區一表、一社區一冊黨員信息臺賬,通過“雙向找”建立“1+N”定向聯絡機制,采取發出倡議、主動報到、上門走訪、登門求賢等方式,將小區周邊的機關企事業單位、組織和新業態新就業群體黨員等納入“紅色資源庫”。根據單位部門職責、黨員專業能力、個人優勢特長等對資源庫科學分類,有針對性地設計“紅色近鄰”共建項目,及時對接小區需求群體,結合在職黨員進社區“四雙”工作,集中開展多項活動,以實際行動彰顯黨員本色、凝聚鄰里情誼。
多元聯動,啟動共建“項目庫”。結合“紅色資源庫”制定年度工作目標,充分發揮“紅色近鄰長”的多項作用,與各包聯單位、在職黨員聯動共建,建立群眾“需求清單”、單位“資源清單”、志愿服務“項目清單”管理機制,通過多種形式,為居民提供“供需一條龍”服務,實現由“感情維系”向“責任共擔”“同題共答”轉變。同時,細化以“民事民提、民事民議、民事民評”為特色的居民協商議事規則,組織居民共同商議解決民生實事,做到有事必有議、有議必有答,營造有事好商量、遇事多商量、事事可商量的共治氛圍。
搭建平臺,打造服務“特色庫”。因地制宜打造集學習、休閑、調解、議事等多功能于一體的小區黨群服務站(小區近鄰服務驛站)52個,發揮“紅色近鄰長”人熟、地熟、事熟的“三熟”優勢,明確服務事項,及時開展幫辦代辦。
優化服務質效 營造“近鄰有我”氛圍
定襄縣著力延伸社區治理工作“手臂”,“以智助治”“以法助治”推動服務“零距離”,全方位、多層次提升“紅色近鄰”服務水平。
能力提升,勇擔治理新使命。借助社區黨校、社區工作者“336”實訓基地等載體,建立“紅色近鄰長”跟蹤培養制度,圍繞什么是“紅色近鄰長”、“紅色近鄰長”的職責、怎樣成為稱職的“紅色近鄰長”等方面,針對“紅色近鄰長”服務居民的工作技巧和注意事項,從法規政策宣傳、安全隱患排查、鄰里糾紛調解等方面逐項輔導,為“紅色近鄰長”骨干做足持證上崗的準備工作。通過現場講解、實地觀摩、交流研討等方式,明確近鄰黨建引領,以群眾需求為導向,與網格化管理相結合,隨時隨地掌握社區(小區)動態,做到問題在一線發現、矛盾在一線化解,提高服務群眾的“能見度”。
黨群同心,塑造和諧新風貌。在社區干部包聯小區、在職黨員和黨員中心戶包聯困難戶等制度的基礎上,創新“鄰里幫幫團”特色黨員聯戶制,按照“就近便利、雙方自愿、個人能力與聯結數量相適宜”原則,將經濟困難、孤老留守等重點群體作為聯戶對象,提升為民服務的精準度。針對重點群體實際,在職黨員第一時間掌握情況,及時向社區、包聯單位反饋,讓特殊居民真正感受到“辦事不用跑、黨員家中找”的便利,切實破解聯戶黨員服務群眾不充分、能力與群眾訴求不匹配、處理復雜問題辦法不夠多等問題,真正使黨員聯戶機制成為密切黨群關系、提升基層治理水平的“治”勝法寶。
正向激勵,激發服務新活力。強化精神激勵,在小區樓宇懸掛“紅色近鄰長”公示牌,便于群眾知曉監督,利用社區微信公眾號、小區微信群等媒介平臺對優秀“紅色近鄰長”進行廣泛宣傳,營造比學趕超的濃厚氛圍。強化保障激勵,為“紅色近鄰長”統一配齊紅馬甲、工作證、民情日記本、小馬扎“上崗四件套”,增強工作規范性、提升身份認同感。強化暖心激勵,加大對生活困難、大病住院等“紅色近鄰長”的關懷力度,對“紅色近鄰長”進行適當獎勵,充分發揮新型基層社會治理體系優勢。
據悉,定襄縣將以“紅色近鄰”推動社區黨組織作用發揮為牽引,努力夯實基層治理根基,進一步推動資源在基層整合、服務在基層深入、民心在基層凝聚,加快打造現代化服務型社區樣板,摹繪出一幅生產優質發展、生活富裕安康、生態優良宜居的融合發展新圖景。
(責任編輯:梁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