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報訊 12月18日,在神池現代農業產業示范區科技創新發展片區,山西二建集團有限公司的工人們正頂著嚴寒,加快推進糧食倉儲物流中心項目建設。項目從2023年8月開始施工,工期2年。截至目前,完成產值9500萬元,完成施工總進度的70%,主體工程全部完工,將于2025年8月份投入使用。
神池縣結合縣情,立足長遠,強化藏糧于地、藏糧于技的物質基礎,配套示范區“承諾制+標準地+全代辦”三項制度改革政策,全力實施糧食倉儲物流中心建設項目,確保糧食安全。項目總投資16912.35萬元,占地面積5.6萬平方米,建筑面積2.2萬平方米。項目建設規模倉容15萬噸,其中包括高大平房倉9座18個廒間,倉容8萬噸;淺圓倉8座,倉容7萬噸;以及其他市政配套設施。
據悉,該項目是全省、全市現代化糧食物流建設的重要一環,將建成國內目前先進的信息化管理系統,依托現有糧食倉儲資源,升級改造倉儲設施,提升倉房的氣密性和保溫隔熱性能,推動糧倉分類分級管理和使用,滿足“優糧優儲”需要;推廣應用氣調或熱泵制冷控溫、內環流控溫等綠色儲糧技術,完善糧情在線監測和智能化控制功能,提高收儲環節糧食品質保障能力。
發展是硬道理,項目是硬支撐。筆者從政府部門了解到,神池縣作為晉陜蒙大宗商品運輸的重要交通樞紐,上馬建成糧食倉儲物流中心后,將其用作儲備預計可實現年收益1500萬元;對流通加工企業出租可實現每年2400萬元的收益。尤其是依托倉儲還能有效滿足全縣飼料加工、玉米深加工、雜糧食品加工的原材料儲備需要,滿足50萬噸產能玉米加工企業的倉儲需求,滿足70萬噸產能飼料企業的倉儲需要,還能直接滿足周邊縣、市60萬噸糧食周轉流通需要,實現農業生產向工業生產的延伸,提高農業生產整體效益,增加農民收入,培育縣域經濟新的增長點。 (鄭志東)
圖為建設中的神池糧食倉儲物流中心項目。
(責任編輯:梁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