岢嵐經濟技術開發區一角。 岢嵐融媒體中心提供
群山環峙,一水中流。“舟城”岢嵐正風勁帆滿,踏浪而行。
前不久,2023年上半年忻州市各縣(市、區)主要經濟指標完成情況出爐,從地區生產總值到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再到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岢嵐均居于領跑方陣。
亮眼成績的取得絕非偶然,一切都有跡可循。2019年至2022年,岢嵐全縣地區生產總值由33.3億元增長到50.6億元,年均增速11.63%。2022年7項主要經濟指標有5項增速高于全市水平。
岢嵐憑什么?作為一個人口小縣、工業弱縣,還是全市少有的無煤縣,岢嵐的“暗中崛起”的確令人側目。
風起于青萍之末,浪成于微瀾之間。從最近召開的省委十二屆六次全會和市委五屆五次全會中都能捕捉到岢嵐躍遷的核心要義和關鍵詞——“高質量發展” “轉型發展”。岢嵐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秘訣是什么?初秋時節,我們走進這座朝氣蓬勃的晉西北小城,一探究竟。
傳統優勢產業的突圍——改造升級
100萬噸焦化廠、600萬噸洗煤廠、3萬噸煤炭發運站、5萬噸LNG項目……
縱觀岢嵐的產業版圖,煤炭產業堪稱一只巨大的“獨角獸”,長期以來牢牢占據著岢嵐縣域經濟增長的重要一極。但,與之形成鮮明反差的是,岢嵐礦產資源相對匱乏,是全市少有的無煤縣之一。之所以能“無中生有”,一切都得益于對地理位置的利用。岢嵐位于晉陜蒙三省區交界區域,地處西部能源金三角資源東運的戰略要道,鐵路、公路沿線集中了煤炭加工運銷集中區、煤炭集運區、煤炭運銷加工園區等,成為晉西北重要的煤炭運銷集散地。2022年,岢嵐全縣納稅百萬元以上的企業中,與煤有關的企業貢獻了總收入的63.6%。
煤炭產業“一家獨大”穩住了縣域經濟的“基本盤”,但也存在隱憂:產品初級化、產業鏈條短、技術含量低、抵御市場風險能力差。
產業轉型升級是高質量發展的必由之路。岢嵐縣委書記孟宏斌的思考深遠而實際:“煤炭產業的轉型不是去煤,是改造升級,是堅持綠色低碳發展。”
謀定而動,落地有聲。一條聚焦“煤焦化電”,培育特色產業集群發展的路徑躍然呈現。
——推進煤炭產業綠色化改造。推進煤炭綠色低碳高效開發,圍繞煤炭洗選、煤焦化工、煤制氣等產業,聚焦重點產業鏈,壯大鏈主企業,著力提升核心競爭力。今年4月17日,忻州市鑫宇煤炭氣化有限公司全面關停了100萬噸4.3米焦化項目,同時投運代表新工藝新技術的技改項目。
——打造新型材料生產基地。建設集石材規模化綠色開采、精深加工、邊角廢料綜合利用、物流產業園區于一體的現代石材循環工業園區,促進石材產業實現集中、集聚、集群的高質量發展。
——以風光電為牽引壯大新能源產業。依托三井新能源產業園的惠民光伏發電等項目,培育一批具有影響力的氫氣制取、儲運裝備、高值轉化的氫能企業和以風機零部件生產研發制造、電池研發制造、光伏及風電發電運營以及電力應用為主的新能源產業集群。目前,岢嵐已建成風光電裝機總規模65.2萬千瓦,在建京能10萬千瓦林光互補項目。隨著北京夏初共享儲能項目和年產2000噸電線線纜項目的建設,岢嵐正向百萬千瓦級新能源縣沖刺。
察勢者智,馭勢者贏。隨著統籌推進傳統產業改造提升與新興產業培育發展,岢嵐正全力搶占未來競爭的制高點!
文旅發展的新風口——航天科普
歷史重鎮、清涼山城、養生福地、紅色熱土……無論是歷史角度還是自然角度,岢嵐都擔得起“中國最美生態休閑旅游名縣”的“名頭”,但長期以來的岢嵐文旅也始終只是處于聲名在外而效益不彰的尷尬境地。
風物長宜放眼量。如何真正做好文旅文章,產生效益?岢嵐需要跳出既有思維,向更遠的方向進行探索。岢嵐縣委書記孟宏斌思路清晰:“就是要用足用好比較優勢,把比較優勢轉化為發展的勝勢。”
“紅色”是岢嵐做強紅色文旅的最大底氣。岢嵐充分發揮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和革命傳統教育基地的作用,加強紅色文化內涵挖掘和高科技信息化手段在路居館展示中的應用,豐富展陳手段。宋家溝是體現新時代全國響應黨中央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完成脫貧攻堅任務號召的重要縮影和窗口,在現有基礎上,延長旅游展線,擴充旅游功能,延長文旅產業鏈條,豐富文旅產業新形態。
“綠色”是岢嵐發展文旅的底色。岢嵐著力推動以宋長城和荷葉坪原始自然生態為重點,紅色文化、山地森林公園和城市園林景觀、休閑觀光生態農業為輔助的生態旅游項目,打造晉北新興休閑旅游目的地,發展休閑養生旅游、體育健身旅游和民俗風情游,推進岢嵐文化旅游產業走產業化、特色化、品牌化發展的路子。
“航天”是岢嵐壯大文旅產業的獨特優勢。岢嵐圍繞航天產業項目的文旅配套,布局航天科技館、航天主題酒店、航天特色民宿、特色商業購物街、航天文化廣場、航天影劇城等項目,啟動建設以慢生活、慢節奏為理念的集休閑、度假、養生為一體的“宜居、宜游、宜業”的航天文化小鎮,打造航天文旅康養融合發展特色縣。
岢嵐還具有放大小雜糧和良好生態環境的優勢。依托優越自然生態資源和人文環境,結合岢嵐古城景區的開發建設,開發文化康養、鄉村康養、避暑康養、生態康養等多元化養生產品,積極構建養生旅游、養生養老地產、養生保健等產品體系,打造山西養老養生產業示范基地,讓康養產業成為特色優勢產業和富民產業。
聚焦“紅、綠、航、養”四大優勢資源,積極培育文化旅游新業態,打造高水平的全域旅游示范縣和休閑農業重點縣等一系列謀劃已經在岢嵐布局。
“土特產文章”的新寫法——全鏈條開發
8月17日,國家食用豆產業技術體系太原綜合試驗站的農技專家在岢嵐縣高家會鄉西會村試驗基地開展蕓豆新品種新技術示范現場觀摩……
8月23日,農業農村部小宗糧豆專家在岢嵐大澗鄉紅蕓豆西蕓2號種業基地,對作物進行樣本采集……
一周之內,國家豆類產業專家兩次聚焦。岢嵐紅蕓豆如此“吸睛”,背后是岢嵐農業新的追求與探索。
岢嵐是傳統農業縣,也是全省畜牧大縣,近年來已先后成功打造“中華紅蕓豆”“晉嵐絨山羊”兩個國字號品牌。盡管如此,岢嵐仍非農牧強縣。岢嵐縣委副書記、縣長張明光直言不諱:“岢嵐的農牧產業需要從科技化、市場化、規模化、鏈條式開發等方向上補齊短板。”
知己不足而后進,望山遠岐而前行。以“特色種養+產品加工+銷售網絡”全鏈條開發為思路,“羊(岢嵐絨山羊)、豆(紅蕓豆)、沙(野生沙棘)、菌(羊肚菌)”的四篇大文章在岢嵐大地孕育而生。
——以羊為基,發展現代畜牧業。圍繞壯大以羊為主的多元健康養殖業,繼續發揮天然牧場、現有的羊產業發展基礎上,鞏固“晉嵐絨山羊”“岢嵐柏籽羊肉”兩大品牌優勢,擴大養殖規模,高質量推進三井畜牧產業強鎮、萬只羊生態養殖二期工程、京嵐智聯神農10萬只羊養殖等項目。大力發展畜產品加工產業,通過高科技切割加工提高羊肉產品的附加值,著力打造以飼草種植、種羊培育、科學飼養、現代屠宰、精深加工為主的產業鏈模式,形成完整的產業鏈和循環鏈。
——豆薯為主,大力發展特色農業。圍繞做大做優有機旱作農業,加大優種換代、園區示范、機作擴面、獎補引導力度。截至2022年底,全縣建設特色種植園區5萬畝、紅蕓豆種業基地3600畝、雜糧有機旱作示范片區2000畝,新建改建大棚91座。煒嵐工貿、蘆芽春、宏晟糧貿、昌豐糧貿、綠源科技等一批龍頭企業,正全面加快農業產業化發展進程,提高小雜糧產業的綜合效益。
——沙菌為特,發展特色林果加工業。圍繞推動設施農業規模發展,建設宋家溝、吳家莊現代設施農業基地,持續叫響“岢嵐羊肚菌”品牌。深度挖掘野生沙棘的養生食用價值,推進沙棘全產業鏈條發展。通過山西省山地陽光食品有限公司、蘆峰食品、山陽藥業、山西正心圓功能食品有限公司等沙棘龍頭企業,推動形成特色沙棘果的開發和深加工產業鏈。
還是那片土地,還是那一方百姓,但“變化”的種子已經埋下。
新興產業的布局——鏈式集群
高質量發展不僅要打好“手中的牌”,還要有勇氣去抓取更新的“牌”。
經濟技術開發區被認為是縣域經濟發展的主戰場、主陣地、主引擎。2019年,岢嵐經濟技術開發區獲批以來,岢嵐積極布局打造形成胡家灘新型產業園、三井新能源產業園、三井現代物流產業園的“一區三園”布局。
放眼忻州,岢嵐經濟技術開發區是忻州“西八縣”中唯一的省級工業類開發區。“農業縣的工業類開發區”是肯定,更是壓力。如何在轉型發展中放大經濟開發區的牽引效應,還須有全新的解法。
驅車行進在縣城寬闊整潔的嵐漪大道上,工人文化宮、體育館、電子信息產業園、格林貝斯新能源裝備制造有限公司等一棟棟嶄新建筑拔地而起,預示著這里將成為岢嵐的又一發展新高地。這里正是岢嵐經濟技術開發區電子信息產業園所在地。
“我們的傳感器市場一直都是在中、高端領域。世界排名前列的電梯供應商都在用我們的電梯傳感器。”在山西上衡電子科技有限公司的生產車間參觀了傳感器的生產流程后,杭州永泰測試儀器有限公司總經理楊國南對記者說。
杭州永泰測試儀器有限公司是岢嵐引進項目山西上衡電子科技有限公司的總公司,也是最早推動項目在電子信息產業園落地的公司。如今,圍繞傳感器項目,福感科技、科嵐電子等企業也已先后在信息產業園落地生產。
忻州科嵐電子科技有限公司與電子科技大學合作的新型薄膜電阻應變計項目,創新采用真空鍍膜方法和光刻等微電子工藝,突破了歐美國家傳感器行業“卡脖子”核心關鍵技術,新型薄膜生產成本由每版17.7元降低至4元,訂單交付周期由18個月縮短至兩個月,引領了岢嵐產業轉型升級。
“目前,我們幾家已初步形成了一條覆蓋上游敏感鉑材、中游電阻應變計、下游力學傳感器以及產品應用的完整產業鏈。”忻州福感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姚大滿表示。
“一塊感應器”的“朋友圈”越做越大。從引進一家企業到打造一個集群,產業生態圈持續優化,實現新興產業“從無到有”向“從有到優”的轉變與環境的影響密不可分。
“選擇岢嵐是因為這里的氣候條件非常適合我們電子元件的存儲,其次岢嵐的營商環境也是讓我們愿意在此投資的原因。”杭州永泰測試儀器有限公司總經理楊國南說。
營商環境是招商引資的底氣和生命線。岢嵐縣以更大力度、更實舉措、更優態度創建一流營商環境。
——把優化營商環境作為“一號工程”,認真落實“三無三可”要求,落實“五有”套餐,深化“放管服效”改革,以更大力度推動全鏈條優化審批、全過程公正監管、全周期提升服務,持續深化“馬上辦、網上辦、一次辦”“證照分離”“全程網辦”和企業投資承諾制等改革,全面實施市場準入負面清單管理制度,著力打造良好營商環境。
——加大招商引資力度。進一步把握政策機遇,細化招商政策、動態完善招商圖譜,堅持“一把手”招商,不斷加大長板招商、以商招商、人才招商、產業鏈招商、網絡招商力度,開展市場化、專業化、精準化招商,特別是要從產業招商向產業鏈招商轉變,集中招引一批產業鏈核心企業和上下游配套企業,以產業鏈延伸帶動集群化發展,構建產業梯隊,為推動高質量發展積蓄動能。
此外,岢嵐還在不斷升級自己的形象與定位。立足岢嵐氣候優勢、生態優勢、文化特色和發展基礎,搶抓黃河流域生態保護發展機遇,以大縣城建設為牽引,全力爭創“全國文明城市”和“國家園林縣城”,推動產城融合和生態環保提質,全面提升縣城功能品質,加快建設成為充滿活力、富有特色、宜居宜業宜游的新型城鎮。
星光不負趕路人,江河眷顧奮楫者。深究岢嵐的高質量發展之路,充滿了發展理念之變、競爭邏輯之變、突圍策略之變以及前進動力之變。新的征程上,岢嵐還將書寫新的奇跡!(記者 郝永峰)
(責任編輯:盧相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