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李 濤
①
②
圖①為靜樂縣現代農業產業示范區全景。
圖②為山西晉峽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車間。張存良攝
一棟棟標準化廠房拔地而起,一家家企業紛至沓來……近年來,靜樂縣不斷優化營商環境,擴大招商引資范圍,在該縣現代農業產業示范區按照“一區兩園三核心”布局,通過新建一批標準化廠房、完善配套設施等,用“以房招商”等方式,讓企業“拎包入駐”“輕裝上陣”,為企業做大做強高質量發展夯實了基礎。
筑好巢 引鳳來
近日,記者走進位于靜樂縣現代農業產業示范區的山西晉峽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廠房,入口處三塊大展板非常吸引人的眼球,上面詳細地展示著關于該公司入駐園區前與地方洽談、簽約等相關背景、公司的簡介、產品將來對地方產生的經濟效益與社會帶動作用等。據了解,這是該縣在浙江杭州招商簽約的項目,是一家集儲能及新能源設備研發、生產、銷售、服務于一體的新能源高新技術企業。公司成立于2023年7月,是高特集團積極響應山西省能源改革政策,在靜樂設立的全資子公司。業務范圍覆蓋電化學儲能系統,光伏、風能新能源系統設備的研發及生產制造檢測,設備成套服務與工程總包,核心產品包括電池、PCS、BMS、EMS、儲能電站等全產業板塊。記者看到工人們忙碌的身影穿梭在各個環節上,拉運設備、焊接……產品投產前期準備工作都在有條不紊地進行著。據園區工作人員介紹說:“園區內的標準化廠房都是免費提供給入駐企業的,像這樣的場景也體現在其他入駐企業廠房內。”
靜樂縣現代農業產業示范區于2019年9月經山西省人民政府批準設立,按照“一區兩園三核心”布局,總規劃面積106.5平方千米。“兩園”即汾河川生態農業產業園,規劃面積77.8平方千米,杜家村新興農業產業園,規劃面積28.7平方千米。“三核心”即汾河川核心區、洞子頭核心區和杜家村核心區,規劃面積共2.68平方千米。示范區秉持轉型“主戰場”、項目“主陣地”、創新“主引擎”的理念,著力打造現代農業產業體系的典范,是農業新技術新成果的聚集地、黃土高原上的旅游勝地、農資產品的物流集散大樞紐、“一、二、三產”融合發展的示范區、現代農業與城鎮化同步發展的試驗區。園區立足縣域資源優勢和產業基礎,以特色農業種植、農產品加工、生態康養服務和戰略性新興產業等作為主導產業,科學規劃,根據招商引資、企業入駐情況,實施合理布局。
其中,汾河川生態農業產業園按“一心兩軸八區”布局。“一心”,即產業園綜合服務中心;“兩軸”,即汾河濱河生態休閑軸和扶頭會河農業發展軸;“八區”,即西部特色種植博覽區、有機蔬菜種植區、汾河川產業核心發展區、高效生態農業示范區、神峪溝現代農業生態展示區、南部糧油種植觀光區、洞子頭產業核心區、小雜糧種植區等八個產業功能區。杜家村新興農業產業園按“一心一軸三區”布局。“一心”,即產業園綜合服務中心;“一軸”,即312省道發展軸;“三區”,即藜麥種植基地、莜麥種植基地、杜家村產業核心區等三個產業功能分區。
建設標準廠房,做好以房招商,也為園區產業集聚發展提質升級提供了堅實保障。目前,洞子頭核心區一期工程已完工,有山西晉峽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山西華啟順食品科技有限公司、山西華青藜麥產品開發有限公司3戶企業入駐;神峪溝現代農業生態展示區已有藜麥產業鏈企業等3戶企業入駐運營。杜家村新興農業產業園已成功引進中管圣達科技有限公司,計劃投資40.6億元,綜合開發建設。
由此可見,現代農業產業示范區作為加快項目落地、促進招商引資、引導產業集聚的有效平臺和載體,標準廠房建設,正是做優園區、促進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一環。
走出去 招進來
除了加快標準廠房建設“筑巢引鳳”外,今年以來,該縣還組織小分隊外出招商引資8次:云南方向對接中管圣達綠色農業產業基地;溫州永佳方向對接產業轉移;杭州方向對接高特電子集團;河北方向對接童車生產;山東青州方向對接設施農業;成都方向對接商會;天津方向對接商會和環渤海招商局;太原方向對接土豆淀粉膠囊生產加工項目。目前已有3個招商項目落地建設,示范區累計謀劃儲備項目76個,總投資151.2億元,其中基礎設施類項目11個,產業類項目65個;“三個一批”累計簽約27個項目,簽約投資額45.7895億元,簽約項目開工16個,開工率59%;開工項目27個,總投資30.7億元,開工項目投產15個,投產率56%;投產項目23個,總投資11.1554億元,投產項目達效23個,達效率100%。
在園區,記者見到了督促落地項目進展情況的靜樂縣現代農業產業示范區黨工委副書記、常務副主任段惠卿,談起園區招商引資和建設情況時,他如數家珍般地娓娓道來,最讓他欣慰的是:“園區已有三項突破,效益初顯。首先是外資外貿‘破零’。7月13日,山西珍藜生物農業科技有限公司登記注冊,注冊資金100萬港元(外資占股30%);7月19日,山西恒通農業發展有限公司登記注冊,注冊資金100萬美元(外資占股20%)。同時,對藜麥和黃粉蟲出口創匯深入推進,目前,黃粉蟲項目已完成出境飼料產品生產、加工、存放單位注冊登記和海關進出口貨物驗收,藜麥將與歐洲、非洲國家相關企業簽訂出口訂單,外貿‘破零’有望實現。其次是依托靜樂生態優勢,示范區成功申報榮獲‘中國森林養生基地’認證。第三是示范區企業山西瑞福祥農業科技有限公司新選育的‘忻谷33號’谷子種子被農業農村部認定為新品種。”
優服務 促發展
筑好巢,引來鳳,后續服務還需再加碼。靜樂縣通過三方面措施,讓企業吃下一顆長效定心丸。即:繼續完善項目建設機制。堅持項目建設回頭看,嚴格落實項目包保責任,實行“一個項目一名領導牽頭、一個部門負責、一套實施方案管理”的工作機制,真正把招商引資項目建設責任制落到實處。繼續強化項目建設督查。嚴格落實項目建設調度和督查制度,強化跟蹤問效,及時協調解決項目建設中的困難和問題;對在建的項目常駐現場督促檢查,及時了解情況,及時解決問題,確保項目順利推進;對未開工項目,做到專項梳理、排除難點、打通堵點,確保項目順利開工建設。繼續優化項目建設服務。進一步增強全員主動服務項目建設的意識,班子成員帶頭踐行“一線工作法”,既統籌宏觀工作的開展,又協調具體問題解決。部門與部門之間、部門與企業之間,樹立協同作戰意識,齊心協力確保項目建設整體推進。
段惠卿介紹,下一步,他們將繼續協調指導園區不斷完善供電、供氣、排水等基礎配套設施,全力推動標準廠房建設,努力在優化營商環境、招商引資、項目建設、深化改革等方面實現更大突破,推動示范區由結構性搭建向功能性成長深入邁進,助力全縣高質量發展。
(責任編輯:梁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