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張劍雄
靜樂縣神峪溝村特色民宿。 本報記者 張存良攝
中國藜麥之鄉產業園綜合展示中心。 本報記者 張存良攝
“全國文明城市”“國家衛生縣城”“國家園林縣城”“中國天然氧吧”“中國藜麥之鄉”“中國生態食材示范區”“中國森林養生基地”“山西省農產品質量安全縣”……靜樂縣勤耕不輟,收獲不菲。以農業為例,今年,靜樂縣在現代農業產業建設方面取得三項成果:一是外資的注入和外貿企業入駐“破零”。7月13日,山西珍藜生物農業科技有限公司登記注冊,注冊資金100萬港元;7月19日,山西恒通農業發展有限公司登記注冊,注冊資金100萬美元。同時,對藜麥和黃粉蟲出口創匯深入推進。目前,黃粉蟲項目已完成出境飼料產品生產、加工、存放單位注冊登記和海關進出口貨物驗收;藜麥將與歐洲、非洲等地的相關企業簽訂出口訂單,外貿“破零”即將實現。二是依托生態優勢,靜樂現代農業產業示范區成功申報“中國森林養生基地”并獲得認證。三是入駐靜樂現代農業產業示范區企業山西瑞福祥農業科技有限公司新選育的“忻谷33號”谷子種子榮獲農業農村部認定。
轉型發展的新收獲
2019年9月,經山西省人民政府批準,靜樂現代農業產業示范區設立。數年來,靜樂縣以示范區為轉型“主戰場”、項目“主陣地”、創新“主引擎”,著力打造現代農業產業體系的典范、農業新技術新成果的聚集地、黃土高原上的旅游勝地、農資產品的物流集散大樞紐、一二三產融合發展的示范區、現代農業與城鎮化同步發展的實驗區,馳而不息,久久為功,現代農業產業體系逐步成形。
從該縣發布的考核指標看,今年1-8月份,示范區產業項目投資完成4.04億元;固定資產投資完成11.2501億元,增速30.2%;農林牧漁業增加值增速8%;農產品加工業產值完成23260萬元,農林牧漁業總產值完成6612萬元,農產品加工業產值與農林牧漁業總產值比3.5;綠色食品和有機農產品生產面積完成認證57986畝,所有農產品生產總面積73455畝,綠色有機農產品覆蓋率79%。5項考核指標均達到或超過序時進度。
今年以來,靜樂縣組織小分隊外出招商引資8次,已有3個項目落地建設。截至目前,示范區累計謀劃儲備項目76個,總投資151.2億元。其中基礎設施類項目11個,產業類項目65個;“三個一批”項目累計簽約27個,簽約投資額45.7895億元;簽約項目開工16個,開工率59%;開工項目27個,總投資30.7億元;開工項目投產15個,投產率56%;投產項目23個,總投資11.1554億元;投產項目達效23個,達效率100%。
現代農業發展的新模式
靜樂現代農業產業示范區按照“一區兩園三核心”布局,示范區總規劃面積106.5平方千米;“兩園”即汾河川生態農業產業園,規劃面積77.8平方千米,杜家村新興農業產業園,規劃面積28.7平方千米;“三核心”即汾河川核心區、洞子頭核心區和杜家村核心區,規劃面積共2.68平方千米。立足縣域資源優勢和產業基礎,示范區以特色農業種植、農產品加工、生態康養服務和戰略性新興產業等作為主導產業,科學規劃,合理布局,一條條現代農業產業鏈在園區鋪展開來。
中國藜麥之鄉產業園位于靜樂縣神峪溝鄉東大樹村,是全國首家藜麥專業化產業園。這里有藜麥基因庫、藜麥制種加工廠、藜麥研發中心、藜麥全產業鏈培訓中心、交易中心、綜合展示中心等。2011年,靜樂縣引進藜麥試種了30畝,從此,藜麥在靜樂縣逐步發展,到目前引領了多個中國第一:中國第一個藜麥商業化種植縣、中國第一個藜麥種植面積萬畝縣、中國第一個藜麥全產業鏈示范縣、中國唯一受邀參加國際藜麥年活動縣、中國第一個藜麥大數據中心、中國第一個藜麥在線交易平臺、中國第一條藜麥米加工生產線、中國第一個藜麥品牌——稼祺,都誕生在靜樂縣。靜樂縣種植藜麥超千畝的大戶超過26家,藜麥專業合作社有17個。通過不斷延鏈強鏈,一條中國最強的藜麥產業鏈在靜樂形成。
藜麥原產于美洲,以營養全而著稱。2011年引進到靜樂縣后呈燎原之勢發展開來,成為當地脫貧致富和鄉村振興的主要產業。人們因此盛贊:“世界藜麥花開靜樂。”今天,靜樂藜麥已經是中國的知名品牌,靜樂縣成為中國藜麥的重要交易中心,國內不少其他地方生產的藜麥要到這里完成交易,走向市場。山西珍藜生物農業科技有限公司和山西恒通農業發展有限公司兩個外資外貿企業成立后,靜樂藜麥開啟了走向世界之旅。有人因此感慨:“靜樂藜麥花開世界。”
在神峪溝鄉神峪溝村,一個旅游示范村項目正在建設中。項目總投資2519.91萬元,集休閑農業、農耕體驗、特色餐飲、特色民宿、家庭工坊、康養休閑等為一體,通過“整溝治理、立體打造、示范推進”,形成“河川瓜蔬、庭院菜禽、山腰康養、坡頂果林”布局,探索創建“農旅融合、多元增收”新模式。
近年來,靜樂縣緊緊圍繞“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總要求,以“農旅文旅融合發展、打造鄉村振興示范”為抓手,實施了程子坪、五家莊、神峪溝等一批創建標準高、運營模式新、帶動效應好的鄉村振興示范項目,不斷壯大集體經濟、增加農民收入。
高質量發展的新動能
位于洞子頭核心區的山西華青藜麥產品開發有限公司是一家以藜麥全產業鏈開發為主,集特色農業種植、現代農技推廣應用、有機農產品種植以及藜麥精深加工、研發、銷售為一體的綜合性農業開發企業。該公司致力于藜麥推廣與研發,2015年,向國家認證委提出申請,將藜麥加入有機產品目錄,填補了國內空白;2016年,開展航空育種研究,藜麥種子搭載神舟十一號宇宙飛船進入太空,獲得了華青藜麥1號、華青藜麥2號兩份藜麥優種。近幾年,該公司承擔了藜麥有機旱作栽培技術模式示范與推廣等項目的研究工作。這一系列研究成果,讓靜樂藜麥產業進一步站穩了全國最強的位置。
發展是永恒的主題,創新是不竭的動力。企業在產品研發上搞創新,政府在整合資源推動發展上動腦筋。
今年7月10日,中國林業產業聯合會公布2022“中國森林養生基地”“中國森林基地”“中國慢生活休閑體驗區、村(鎮)”認定結果,靜樂現代農業產業示范區在列。這是靜樂縣依托汾河川濕地和天柱山森林,以生態康養為主體,將汾河川濕地公園、靜樂天柱山、鵝城農家連體打造為集運動養生、文化養生、飲食養生為一體的養生基地,推出的與示范區產業布局契合、和周邊環境高度協調的森林康養項目。
汾河川濕地公園是國字號濕地公園,以汾河河道為主體,地勢平坦,水資源豐富,兩岸植被茂盛,年均負氧離子濃度為每立方厘米1426個,同時也是黑鸛、金雕等多種稀有候鳥遷徙路線上的重要棲息地,在此建設森林養生基地具有得天獨厚的自然資源基礎。緊鄰濕地公園、位于汾河東岸的天柱山是靜樂八景之首。靜樂現代農業產業示范區黨工委把天柱山與汾河川濕地公園一同納入項目申報,讓豐富的自然資源和當地古老厚重的人文資源融合,突出資源優勢招商。
山西凱森集團獨具慧眼,看準了該項目。靜樂現代農業產業示范區貫徹落實項目包保制,部門負責,一對一領辦代辦。雙方建立了緊密的工作協作機制,有效解決了項目推進中可能出現的問題和難題,加快了項目的落地實施。目前,該項目在雙方的合力推動下正在快速建設中。
農業特色化、工業新型化、旅游全域化、產城融合化、環境生態化、社會文明化,在實現高質量發展的征途上,靜樂縣不斷拓展六大路徑,主動作為,勇于擔當,不辱使命。萬頃良田翻碧浪,千山沃土沐朝陽。立足新時代、新起點,靜樂縣正以敏銳的眼光,非凡的膽識,篤定的信念,高效的服務,奮力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現代農業產業示范區。
(責任編輯:梁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