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記者王國梁)近年來,我市認真落實黨中央、國務院和省委、省政府關于食品安全的決策部署,堅持“四個最嚴”要求,著眼新形勢新任務,深入實施食品安全戰略,堅持問題導向,推進工作創新,不斷提升食品安全治理能力和水平,食品安全形勢持續穩定向好。全市連續4年未發生較大以上食品安全事件,國家食品評價性抽檢合格率達到98%以上。
落實黨政同責,完善食品安全屬地責任體系。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食品安全工作,將食品安全納入黨委督辦、巡察范圍,每年開展兩次對縣(市、區)黨委和市食安委成員單位的督辦活動。出臺了《市委巡察辦與市食安辦對接協調工作辦法》,對黨政領導干部履行食品安全工作職責情況開展巡察。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帶頭按照黨政領導干部食品安全責任清單履職盡責。市委常委會、市政府常務會議多次研究食品安全工作事項,市委、市政府領導多次調研食品安全工作,給各級領導干部帶了頭、作了表率,起到了很好的示范引領作用。
落實食品安全“兩個責任”,織密食品安全防護網。堅持高位推動、高效落實,市縣兩級均成立了以政府主要領導為組長的領導小組,召開專題會議,研究制定實施方案。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帶隊調研檢查食品安全工作,市政府領導多次督導檢查。市食安辦印發《致各縣(市、區)黨委和政府主要負責人的一封信》,對需要開展的工作任務和時間節點進行提示和明確;印制《培訓手冊》,逐級組織全覆蓋培訓。目前,全市獲證企業食品安全總監、安全員應配盡配,建立了“日管控、周排查、月調度”工作機制;獲證企業包保覆蓋率達到100%,市、縣、鄉、村四級已經建立完善“三清單一承諾”臺賬,包保干部全部簽訂責任書,開展了包保督導活動。
深化“守查保”行動,提升食品安全監管水平。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將食品安全“守查保”作為監管工作主線,堅持問題導向,保持高度警覺,主動發現風險,及時消除隱患,采取堅決有力措施,抓細抓實排查整治工作,全力維護食品安全全域穩定,牢牢守住不發生重大食品安全事件的底線。同時,聚焦城區小學生“放心午餐”全覆蓋民生實事,積極推進全市建設了營養健康食堂(餐廳)15所。積極推進“互聯網+明廚亮灶”工程,狠抓食品安全宣傳培訓,嚴密組織校園食品安全專項整治工作,有效保障了師生“舌尖上的安全”。
創新食品抽檢監測模式,形成社會共治氛圍。我市率先在全省出臺《食品安全抽檢閉環運行工作規程》,將抽檢工作15個節點的責任分工、完成時限、工作流程具象化、規范化,創新提出風險提示、排查治理、監督整改、消費預警、風險告誡等方面的具體要求,形成食品抽檢上下聯動、左右協同、環環相扣、高效運行的一體化閉環管控體系。該《規程》的創新做法在全省推廣。全市市場監督管理系統采取線上和線下、傳統媒體和新媒體相結合的方式,發放問卷開展調查活動,把消費者關注的食品和問題“點出來”,及時回應群眾對食品抽檢工作的關切,有效防范食品風險,讓廣大消費者真正成為食品安全的參與者、見證者和監督者。
提升食品安全風險監測評估能力和食源性疾病調查溯源能力,開展食品污染物、有害因素和食源性致病菌監測。14個縣(市、區)均開展了對食品中化學性污染物及有害因素、微生物及其致病因子常規和專項風險監測,適時安排應急風險監測。開展食源性疾病報告工作,全市已有27所哨點醫院和169所基層醫療衛生機構開展了食源性疾病病例監測工作。2023年食品安全標準跟蹤專項評價重點項目由市衛生健康綜合行政執法隊配合省級開展清香型白酒氯化物指標研究專項評價,并通過平臺反饋常態化評價和食品安全標準執行中遇到的問題及建議。
(責任編輯:梁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