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黄大片在线观看,精品亚洲成A人片在线观看,国产精品露脸视频观看,国自产拍亚洲免费视频

分享到:
 
 
當前位置: 首頁>>專題>>七大能級同步躍升>>正文
河曲縣唐家會村:蹚出農旅融合鄉村振興新路徑
2024年01月03日 10時47分  

本報記者 魯明強

唐家會村大型親子游樂園一角。 張 雪攝

驅車從河曲縣縣城向東南方向行駛大約5分鐘左右,便到了與陜西省府谷縣、內蒙古自治區準格爾旗隔河相望的唐家會村。這里山水環繞、風景優美,柏油路寬敞通暢、房前屋后干凈整潔,黨建廣場、農家樂民俗小院、大型親子游樂園、草原跑馬場、玫瑰觀賞園、鮮食采摘園、大唐服裝廠、設施農業示范園等農旅融合新業態蓬勃發展,美麗鄉村新景觀令人目不暇接。

唐家會村黨支部書記張永貴介紹說:“以前我們村是純農業村,村民們并不富裕。2009年,我們開始發展溫室大棚設施農業,種植西紅柿、黃瓜、青椒、豆角等蔬菜;近幾年又引進草莓、羊角蜜、油桃、火龍果等特色瓜果,發展起了鮮食采摘業。黃河一號旅游公路建成后,村里又建成了大型親子游樂園。現在村里的發展規劃是加快鄉村旅游業發展步伐,進行舊城改造、明長城保護,在不斷完善親子游樂園、玫瑰觀賞園、鮮食采摘園、設施農業示范園等園區設施的基礎上,目前正在規劃建設冬季滑雪場。”

據了解,鄉村旅游給唐家會村帶來了可觀的收入。2022年,唐家會村集體經濟收入約550萬元;2023年1月到10月,唐家會村集體經濟收入已達到431萬元。

建設美麗鄉村 留住紅色記憶

“現在我們所在的地方是唐家會村黨建廣場,建于2022年,屬于美麗鄉村建設項目之一,是為弘揚我村抗美援朝戰斗英雄李飛的英雄事跡,鐫刻紅色記憶、傳承先烈精神而修建的主題廣場。黨建廣場內設置了豐富多樣的紀念展覽圖板和石雕等裝飾物,通過圖片、文字、音頻等形式,生動地再現了李飛參加抗美援朝戰斗的英勇事跡,讓人們更加全面地了解這段紅色歷史,以紅色文化推動黨的建設工作深入開展。”大學生村官張雪是唐家會村人,她既是村里便民服務中心的工作人員,也是熱心為游客介紹新農村建設情況的解說員,每每講起英雄的事跡,她總是聲情并茂,更難掩身為唐家會村人的驕傲自豪 。

唐家會村人李飛1947年參軍,在平津戰役中因表現優異榮立三等功。1950年6月李飛前往朝鮮參戰,在烽火山阻擊戰中與戰友們連續擊退敵人11次進攻,殲敵361人,而我軍無一人傷亡,創造了輝煌戰績。李飛榮獲“特等功臣”和“二級戰斗英雄”稱號,并受到了中央領導人的親切接見。1963年李飛回到家鄉河曲縣,先后在化肥廠、供銷社等單位工作,過著清貧的生活,從不以功臣自居。1984年退休后,李飛主動配合黨團組織,以自己的親身經歷和體會在青少年中開展理想信念教育和革命傳統教育,繼續為黨的事業奉獻余熱。1989年李飛逝世后,河曲縣委、縣政府舉行了隆重的追悼大會,號召全縣人民向他學習。山西省委、省政府及忻州地委、行署也發來唁電并敬獻花圈。

唐家會村黨建廣場以其獨特的紅色主題和深厚的歷史底蘊,吸引了眾多游客前來參觀和學習,成為唐家會村紅色文化旅游的一張名片,也是村民和外來游客聆聽紅色故事、接受革命傳統教育的重要場所。

強化黨建引領 延伸產業鏈條

近年來,唐家會村抓住黨建引領產業振興這個重要引擎,把產業振興作為鄉村振興的重中之重,統籌整合政策、項目、資金、人才等資源,積極延伸和拓展農業產業鏈,培育發展農村新產業新業態,不斷拓寬村民增收致富渠道,切實將基層黨組織的政治優勢、組織優勢轉化為產業振興的發展優勢。

唐家會村在換屆選舉中注重優化領導班子成員的年齡和文化結構,選優配強村“兩委”班子成員,其中從黨員帶富能手、產業帶頭人等群體中選配村黨支部人選,從而奠定了鄉村振興的基礎,真正實現了善治強村、產業富民的目標。

唐家會村不斷在“特”字上做文章,久負盛名的紫皮大蒜是唐家會村的特色產業。為推動產業發展,以“一鄉一業”項目每畝補貼1000元的助農政策,點燃村民種植熱情,增加紫皮大蒜種植面積。在大力發展紫皮大蒜種植的基礎上,嘗試特色新品種的引進,今年全村種植貝貝南瓜100畝,可為村集體增加收入10萬元。

唐家會村于2009年開始建設溫室大棚,截至目前,共建設成97座,占地面積230畝。每座大棚年收益平均達到3.5萬余元,帶動了71戶213人和建檔立卡戶8戶18人致富。去年以來,該村又投資336.5萬元對97座溫室大棚進行全覆蓋改造提升,把綠色采摘與批量生產有機結合,再一次掀起了村民大棚種植的熱潮。在此基礎上,唐家會村通過黨員包聯機制,形成11個互助組,分別負責自動化耕種、技術指導、產品銷售和生產物資供應,突破了好多單戶難以完成的瓶頸,極大激發了村民的發展興趣。

目前,規模果蔬種植、大蒜種植、紅辣椒種植、規模雞養殖、梅花鹿觀光養殖等項目已成為唐家會的特色產業。同時,不斷延伸產業鏈條,發展臘八蒜醬菜加工、“農家樂”、服裝加工、休閑游樂園等特色加工和服務項目,通過以村股份經濟合作社領辦經濟實體的形式不斷壯大村集體經濟。

農旅融合發展 推動鄉村振興

沿著唐家會村整潔的道路往前走,首先看到的是大型親子游樂園。游樂園項目總投資380萬元,占地31.8畝,共有無動力兒童樂園、動力游樂園、水上樂園、滑世界4大板塊,現有無動力設備35種、動力設備9種。日常客流量每天約200人至300人,日均收入6000元左右。每到周末或節假日,客流量逾千人。從2022年10月試運行到2023年9月累計收益150萬元。游樂園建成投運后,不僅改善了本村的生態環境,也填補了河曲縣城游樂園短缺這一空白,為河曲縣居民提供了一個體育健身、文化交流、休閑娛樂的室外活動場所,也為河曲縣郊區文化環境、生態環境的改善發揮了重要作用。

再往遠去,是草原跑馬場。唐家會村圍繞旅游“全產業鏈”發展,通過招商引資,吸引偏關縣跑馬俱樂部入駐該村。具體經營模式為:村集體提供場地、俱樂部負責具體經營,收益分成按村股份經濟合作社和俱樂部三七分成,村集體收益用于壯大村集體經濟。

別致的農家樂民俗小院是唐家會村吸引游客的一大特色。農家樂民俗小院是由唐家會村委會原舊窯洞投資改造而成,現在共有3個獨立小院落,以租賃方式經營,可年租、月租、日租,按年出租1.2萬元/年, 按月出租2000元/月,按日出租80元/天,包水電暖氣。目前兩個小院已按年出租,另外一個小院在今年暑假時,太原一戶家庭前來度假租了1個月,并對居住環境非常滿意,表示今后還會再來。

在村西占地面積為147畝的設施農業示范園里,種植的是栽培管理簡單、營養成分豐富、市場需求量大的貝貝南瓜。該項目采取“股份經濟合作社+專業合作社+農戶”的模式,引進種植貝貝南瓜100畝。具體運營模式為:由村股份經濟合作社以每畝800元的價格向承包土地的群眾流轉,然后以每畝1000元的價格流轉給河曲縣超越種植專業合作社進行統一經營,每年可為村集體帶來10萬元的固定收入,還為該村村民提供15個就業崗位。

在唐家會村村委大院里的五合飯店是村民辦紅白事宴的首選之地。該飯店由村集體投資80萬元,由黨員、村民代表、脫貧戶、企業家入股合辦,宴席價格合理,不僅為村民提供了一個就近實惠的辦酒席的好地方,也吸引了不少城里顧客前來訂餐。運營一年來,五合飯店為村集體增加收益近10萬元。

除此之外,唐家會村還有小巧玲瓏的口袋公園、賞心悅目的玫瑰觀賞園、令人垂涎的鮮食采摘園等觀光體驗新業態,深度參與農旅休閑娛樂融合發展,形成集多種產業發展模式于一體的美麗鄉村連片區,并產生規模效應,極大提升了游客鄉村游的體驗度和獲得感,不斷吸引五寨、偏關、神池、保德等周邊縣以及陜西、內蒙古的游客前來休閑旅游。如今,鄉村特色旅游業已成為唐家會村的支柱產業,不僅增加了村集體經濟收入、使村民增收致富,同時也為廣大農村發展鄉村旅游業、推動鄉村振興提供了可資借鑒的鮮活樣本。

(責任編輯:梁艷)

關閉窗口

    主辦單位:忻州日報社 晉ICP10003702 晉新網備案證編號:14083039 晉公網安備 14090202000008號

    律師提示:本網站所刊登的各種信息,均為忻州在線版權所有,未經協議授權,禁止下載使用,凡不注明出處的將追究法律責任。

    地址:山西省忻州市長征西街31號 熱線:0350-3336505 電子郵箱:sxxzrbw@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