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關鄉村e鎮公共服務中心直播帶貨現場 本報記者 馮曉磊攝
“村子現在處處充滿著‘智慧’,通過互聯網我們可以擴大農產品銷路、增產增收,也可以學習黨課、看病就醫,生活越來越便利了。”來自偏關縣窯頭鄉陳家營村的一名村民笑著說道。窯頭鄉位于偏關縣城東南,是全縣的數智賦能鄉村治理示范鄉和農業產業集聚區。近年來,該鄉創新縣委“33313”工作舉措,實施了“數智賦能鄉村治理平臺”示范項目,初步實現了數字化驅動強組織、興業態、優治理,信息化賦能鄉村發展、鄉村建設、鄉村治理,助力全縣脫貧成果持續鞏固、鄉村振興強勢推進。
發展數字黨建,筑牢基層堡壘。窯頭鄉積極運用互聯網、大數據等新興技術,建立智慧黨建平臺,創新黨組織活動方式,豐富黨組織活動內容,以數字黨建賦能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依托“山西干部在線”“三晉先鋒”等平臺,開設網上課堂,方便黨員隨時隨地學習;推行黨務工作線上管理制度,對48個黨支部主題黨日活動、“三會一課”等開展情況進行數據統計、督辦考核,推動黨務工作由“結果檢查”到“過程管控”;以“抓黨建促基層治理能力提升”專項行動為契機,對876名農村黨員實施分類別積分制管理,對42名黨支部書記實施星級化管理,不斷提升黨員管理水平,激發黨員隊伍活力;采用“室聯網”技術建立虛擬黨員活動室,將傳統黨建“面對面”與智慧黨建“鍵對鍵”有機結合起來,推動黨員學習教育進一步走深走實。
深化數智融合,賦能基層治理。在推動陳家營村數字化、智能化網格建設中,偏關縣整合鄉鎮原有基層治理優勢,以數智賦能,打破壁壘,不斷提升鄉村治理效能。數字設施強基礎。偏關縣積極貫徹縣委“三綠”發展戰略,充分發揮鄉域內建設的以偏關縣數智鄉村運營指揮中心、臻品區域公共品牌和鄉村e鎮公共服務中心為一體的優勢,積極探索基層數字化治理新模式,搭建“數據共享、功能集成、扁平一體、運行高效、執行有力”的智慧平臺。數字網格優治理。通過大數據智能分析比對,妥善分流處置,實現對全鄉42個普通網格和69個“微網格”扁平化管理,極大提升了網格化服務治理效能。數字賦能清政風。為落實全面建設清廉偏關的要求,陳家營村聚焦干部作風轉變、監管隊伍建設、小微權力規范等關鍵環節,借助線上線下平臺,深入推進清廉村居建設。
優化“數治”服務,助力基層善治。陳家營村充分發揮農民主體作用,加快彌合數字鴻溝,讓廣大農民成為數字鄉村建設的參與者和受益者。深化信息惠民服務,統籌推進教育、醫療、就業等各項民生事業,利用數字化手段,通過基層治理、交通等“小切口”,推進一“屏”觀之、一“網”管之、一“鍵”服務,切實解決群眾的“大訴求”。通過建成數字圖書館、建立文化需求清單等方式,多措并舉激活窯頭深厚文化底蘊。積極發展智慧農業。探索“智慧農業云平臺”數字賦能產業經濟發展新成效,以“重點在田、后勁在綠、出路在新”為目標,依托省級甜糯玉米種植加工特色產業示范基地等資源優勢,建立了產地直銷MCN大數據服務平臺,推進技術、生產、經營全體系建設,助農增收,推動鄉村振興。
“未來,我們會繼續探索數智鄉村建設新路徑,讓數字化、信息化真正進入田間地頭、走進農家生活;讓數智平臺更好地服務鄉村、便捷群眾。”項目相關負責人表示。
(趙丹琦)
(責任編輯:梁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