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家莊村秋韻。 本報記者 張存良攝
天高云淡,層林盡染。深秋時節,定襄東峪景區宛如一幅濃墨重彩的山水畫卷, 不僅吸引了外來游客的造訪,也讓藏身于其中的村莊散發出別樣活力。白玉溝村的旖旎風光讓戶外徒步者樂此不疲;南莊村古樸自然的景致讓游客愿意在“農家樂”里感受又見炊煙起的記憶鄉愁;堯泉村和趙家莊村的紅色文化成為人們追憶革命歷史、賡續奮斗精神的紅色“寶藏”;戎家莊村則讓遠道而來的客人盡情享受采摘柿子的鄉野樂趣……
一幅幅如詩如畫的和美鄉村山居圖背后,是定襄縣充分挖掘東峪景區生態和文化優勢,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不懈探索。
河邊鎮東峪景區地處定襄縣、五臺縣、盂縣三縣交界地的滹沱河峽谷中心地帶,有定襄縣河邊鎮的南莊、閆家莊、戎家莊、趙家莊、堯泉、嶺子底等村。景區內山水幽奇,風光獨特,素有“北方小桂林”之稱。近年來,定襄縣高度重視東峪景區的開發利用,借勢全省打造太行旅游板塊的重要機遇,整合各項扶持資金,在東峪景區打造以徒步探險、山水游覽、古村探奇、革命教育為特色的太行山自駕旅游區。目前,已實施白玉溝景區主干道、步行道、白玉溝景觀臺、堯泉村八路軍接待處、南莊烈士陵園、趙家莊村的定襄縣抗日民主政府舊址改造以及沿滹沱河6村革命老區提升工程,為發展鄉村旅游夯實了基礎。
鄉村旅游在喚醒“沉睡”的自然資源的同時,也激活了村民們的思維。在外多年的梁林偉回到白玉溝村辦起了農家樂,節假日里的“預定”總是爆滿:“來景區的游客越來越多了,我們一家有時候根本忙不過來。”南莊村的村民把土特產小攤擺在了張小蕓的“農家樂”附近,延伸了旅游鏈條,也“鼓”了自己的腰包口袋。戎家莊村則乘勢而上,把柿子產業作為壯大村集體經濟、帶動群眾增收的主導產業,走活了“人”和“產業”的兩步棋。通過成立戎家莊村經濟股份合作社,建起的柿餅加工廠,不僅帶動了村民務工,而且解決了周邊村莊鮮柿銷售難、價格低的問題。戎家莊村黨支部書記兼村委主任戎國軍表示:“通過加工柿餅,銷售收入可達20多萬元,勞務用工費12萬余元。”
一業帶動百業興。定襄縣還將立足東峪景區實際,充分挖掘自身山水、文化等特色資源,通過整合資金,促進一、三產高度融合,在保障區域生態環境的前提下,形成以觀光、體驗、郊野、露營等文化、旅游產業為主導,輔以特色農產品種植、生態養殖等產業融合的新型農旅發展區,讓旅游資源成為帶動村民致富的支柱產業、實現鄉村振興的持續產業。
(責任編輯:盧相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