蔬菜大棚內西芹長勢喜人。 本報記者 申 健攝
鄉村興則國家興。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的重要基礎。2022年,原平市王家莊鄉弓家莊村被省鄉村振興局確定為省級鄉村振興示范創建村,該村通過發展大棚經濟,成立聚滿園蔬菜種植專業合作社,實現果蔬規模化種植、綠色化發展,以科技賦能全產業鏈開發,提升產品附加值,讓設施農業成為鄉村振興的重要力量。
立冬時節,萬物進入休藏狀態,弓家莊村溫室大棚內綠意盎然、暖意融融,與外面初寒的氣候、凋零的景象形成鮮明對比。村民楊建軍正在棚內打理著西芹,清新翠綠的西芹長勢喜人,空氣中彌漫著沁人心脾的菜香味。“再過一個月,這棚西芹就成熟了,上市后又能賺1萬塊錢。”楊建軍喜滋滋地說,“自從開始種植蔬菜大棚,也就不分農忙和農閑了,前段時間剛忙完秋收,就又馬不停蹄地照看這幾棚西芹,等西芹上市后,過了年,就得著手準備種香瓜啦。”蔬菜品質好,才能賣出好價錢。該村大棚以種植有機蔬菜為主,口感好、無污染、無化肥農藥殘留的有機果蔬受到越來越多消費者的喜愛。
過去,弓家莊村產業薄弱、農民收入低、生活水平不高。為改變貧困面貌,2011年,該村成立聚滿園蔬菜種植專業合作社,大力發展大棚種植特色產業,增加經濟效益,著力將大棚種植打造成農民增收致富的“聚寶盆”,開啟鄉村振興的“金鑰匙”。聚滿園蔬菜種植專業合作社擁有社員131戶,注冊資金60萬元,果蔬種植園區占地面積700余畝,現有大棚485座,育苗車間3000平方米,年產優質果蔬7000噸,實現年產值1540萬元。2012年,該合作社被評為省級示范社,2013年被評為國家級示范社。2021年集體經濟收入達20余萬元,2022年集體經濟收入突破50萬元。
該村種植戶在原平市蔬菜站、原平農校等專家和駐村壽光蔬菜技術員的精心指導下,經過10年的探索,引進西紅柿、黃瓜、西葫蘆、西芹、甜瓜等瓜菜新品種50余個,新技術10余項,成功總結出了“西紅柿—西葫蘆”“西紅柿—西芹”“甜瓜—西芹”等輪作高產模式,積累了豐富的高產管理經驗,創造了西紅柿收入1.8萬元、甜瓜收入3.2萬元、西芹收入1萬元的記錄。
為更好地服務種植戶,促進大棚經濟健康發展,該村投資644.79萬元,在園區附近建成一個大型果蔬交易中心。弓家莊村果蔬交易中心位置優越、交通便利,北側緊鄰下辛線,距原平市區10.2公里,距忻州市區28公里。交易中心總建筑面積2794.5平方米,設置有果蔬清洗作業區、果蔬分揀作業區、信息化機房、消防控制室、食品安全檢測室、果蔬稱重區消毒區、觀光平臺、休閑區、直播平臺及展示區。
“以后有了運營公司的服務,種植戶可以根據市場行情選擇當季的種植種類,此外,運營公司會幫種植戶找到銷路,不用發愁賣不出去,只要努力干,就會有收獲。”弓家莊村駐村第一書記李晉忠說。果蔬交易中心投產運營后,將與山西樂禾食品有限公司進行合作,實現“從田間到餐桌”全程控制,從源頭保障舌尖上的安全;構建“種植—生產—貯藏—加工—包裝—銷售”全鏈條模式,提升果蔬產品附加值;借助數字化運營等手段,為種植戶提供更加精準、全面、優質的運營服務,逐步形成集果蔬批零交易、倉儲、物流配送、加工等多功能于一體的現代化果蔬交易中心。
“目前,我們正加快果蔬交易中心的投產,大力促進果蔬全產業鏈融合發展,努力打造集規模化、標準化、生態化為一體的現代農業科技示范園,為廣大消費者提供健康安全無公害的優質果蔬。”李晉忠說。 (本報記者 王 陽)
(責任編輯:盧相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