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夏時節,行進在晉中環城旅游綠道上,山水人文、車行景移的動態景觀盡收眼底。一線串起多處景,隨著基礎設施、游憩設施和配套設施的不斷完善,結合沿線景觀質量、環境質量的提升,晉中環城旅游綠道實現了交通建設與文旅產業融合發展,推動了沿線鄉村因路而興、因路而富、因路而美。
榆次區白龍谷景區是晉中環城旅游綠道的重要節點,是以溝壑縱橫的黃土峽谷為特色的景區。近來,這個榆次旅游后起之秀隨著氣溫的升高而迅速“升溫”。游客駕車前來感受黃土高原土林之美,他們或在天幕帳篷下停留,或在小溪邊駐足,愜意地享受著山林間的風景。
沿著旅游綠道向山谷深處行進,中國傳統村落小寨村敞開懷抱迎接四面八方的游客。然而,在晉中環城旅游綠道尚未開通之前,小寨村“藏在深山人未識”,因為交通不便,人們出進村子都不方便,游客更是寥寥無幾。隨著旅游綠道建成開通,鄉村旅游被激活,這座古村落迎來新的生機。
“旅游路修好以后,來我們村的人一下子多了起來,尤其是周六日和節假日。”小寨村村民老李一家過去以務農為主,旅游綠道開通后,他們也變換思路,開起農家樂,吃上了旅游飯。老李說,剛開始游人三三兩兩地來,他們家能接待三四張桌子的游客,沒想到有一天來了一個旅游團,他家一下子接待了80多人。不僅是老李家,村里能與旅游掛上邊的,核桃、紅棗、蜂蜜、小米……過去走不出村的土特產都成了城里人的稀罕貨。
作為“太行一號”旅游公路的支線,這條全長135公里、總投資13.6億元的晉中環城旅游綠道,是晉中市委、市政府立足市域經濟社會發展大盤,促進交旅融合發展、促進鄉村振興的一項民生工程。環城綠道起于小西溝景區南側,連接烏金山森林公園、黃土農言示范園、百草坡森林植物園、瀟河濕地公園等多個山水林田湖草自然景觀和人文景點,并與太原東山旅游區相連接。
“這條路路面平坦、干凈,路邊的標識做得很清楚,生態綠化舒適宜人,特別是把榆次的多個旅游景區串了起來,可以一線體驗多個景,真的不虛此行。”自駕出游的太原市民陳女士對這條旅游綠道贊不絕口。晉中環城旅游綠道將多個旅游景點串珠成鏈,實現了山水林田湖草串鏈成景,環城旅游綠道和汾河廊帶生態旅游通道交相輝映,推動“四好農村路”和全域旅游完美對接,讓人們在感受道路暢通的同時,更給人以“路在景中、景在路上”的“快旅慢游”新體驗。
眾多游客、驢友行走在旅游綠道,拍攝、采摘、購土特產、吃農家飯,讓晉中環城旅游綠道實現了從“旅游公路”向“公路旅游”的華麗轉身。為方便游人,晉中市還開通了環城旅游綠道公交旅游專線,專線從龍城大街到新匯隆市場,設有小西溝文旅康養小鎮、西溝臺、桃花臺等18個停靠站,白龍谷站和小寨古村落站就是其中的兩站。
晉中環城旅游綠道是一條串聯旅游景點的精品路,也是一條激活發展動能的振興路,還是一條彰顯精細管護的品質路。2023年,在第六屆中國旅游交通大會上,“太行一號”旅游公路晉中環城綠道智慧化項目榮獲“2022年度全國交旅融合創新項目”獎項。該項目由市交通運輸局負責實施,全長135公里的旅游公路圍繞“安全+服務”主題,建設智能迎客、超限禁行、信息發布、行車導引、云上觀景等智慧應用場景,在確保道路安全暢通的同時,串聯起了鄉村的美好生活圖景,真正成為晉中一條產業路、致富路、振興路。
山西晚報記者 張楊 通訊員 王文安
(責任編輯:梁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