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幾天,小編來晉城出差,剛登上相府城墻想要一覽古建風華,就聽到旁邊一聲疑問:“媽媽,屋頂上是怪獸嗎?”小編剛想糾正,卻突然記不起來這些“怪獸”的名字了,正心煩意亂的時候,同事打斷了我的思緒:“瞧你那五脊六獸的樣兒,又心煩啥呢?”
對了!聽著這句澤州方言小編醍醐灌頂,這可不就是我們山西古建屋頂上的守護神——五脊六獸嘛!
“五脊”很清楚,“六獸”不好說
五脊六獸是個啥?
其實,五脊就是我國廡殿式建筑中的一種建筑形式,指的是一條正脊和由正脊分散出的四條垂脊。
![](https://www.sxgov.cn/image/2024-06/06/13237639_207dc313-3e72-4c73-aa56-ee98d69b4faa.jpg)
圖為廡殿式建筑示意圖。
但是六獸具體是哪六只,古書中暫無明確說明。
在山西,民間流傳有兩種說法,一種是說正脊兩端的兩只吻獸或望獸,再加上四條垂脊尾端的各一只走獸,合并起來為六獸;另一種說法則是指裝飾在屋脊上的一排整齊的神獸統稱為六獸,具體為一只吻獸和五只走獸,分別為狻猊、斗牛、獬豸、鳳、狎魚。
誰說這是怪獸,這明明是“祥ray”
根據資料顯示,我國完整的走獸共有十只,山西古建中使用較為頻繁的則是上文提到的狻猊、斗牛、獬豸、鳳、狎魚。
![](https://www.sxgov.cn/image/2024-06/06/13237639_eb8babab-c983-40b2-a080-bcb363cc870a.jpg)
圖為全套走獸。
別看這些走獸形態怪異,它們一個個可都不是等閑之輩,上天入地、翻江倒海樣樣精通,不管是塞北佛塔,晉中大院,還是河東廟堂,都有其守護家宅的身影,是當之無愧的中華瑞獸。
護宅各有招,這些家伙本事不小
“形似獸,性好望,今屋上獸頭是也?!痹谏轿鞯谋姸喙沤ㄖ?,最被人們熟知的當屬“吻獸”。因其張嘴吞脊的形象,也被百姓稱為“吞脊獸”。古人將吻獸放置在屋檐正脊的兩端,希望吻獸能夠防水避火,保佑宅子豐衣足食、人丁興旺。
![](https://www.sxgov.cn/image/2024-06/06/13237639_a3ce3416-954f-4cb4-b402-3bcaace01dec.jpg)
圖為晉城皇城相府屋脊吻獸。
![](https://www.sxgov.cn/image/2024-06/06/13237639_a48fdef8-49ae-4106-b598-ece4bf37e922.jpg)
圖為晉城青蓮寺吻獸。
![](https://www.sxgov.cn/image/2024-06/06/13237639_9e434eb4-53df-49b0-a48b-be2cecf0a01e.jpg)
圖為朔州崇福寺彌陀殿金代鴟吻。
和吻獸向屋脊正脊兩端向內吞的造型不同,望獸的獸頭從屋脊兩端向外望,故而稱之為望獸。望獸常被用于城墻、鐘樓、鋪房等地,寓意鎮邪消災,保佑平安。
民間的望獸制式自明代起就相對多樣了,山西的這些大院,望獸的樣式更是囊括了民間大多流行制式:
![](https://www.sxgov.cn/image/2024-06/06/13237639_524a8ccd-1cfe-4e6b-aea7-ee3f9d206b84.jpg)
圖為晉中王家大院屋頂,基本上處處都有望獸。
![](https://www.sxgov.cn/image/2024-06/06/13237639_0e7148c9-e0b3-4a26-9a6e-5f853493d411.jpg)
圖為運城李家大院屋頂,置有北方少見的五尾望獸。
不過也有一些院落為了回避皇家圖騰,用祥云紋來取代望獸龍頭,主打一個低調行事,比如喬家大院:
![](https://www.sxgov.cn/image/2024-06/06/13237639_04f1a674-8d40-41aa-9f10-dcf7f68f3392.jpg)
圖為晉中喬家大院云紋望獸。
走獸也叫蹲獸或跑獸,常駐扎在屋檐垂脊之上。垂脊上的走獸越多,就代表著房屋主人的地位和權勢越高。
如果你曾經仔細觀察過山西各類建筑屋檐上的走獸,就一定會看到,在垂脊尾端有一個騎獸樣式的人物形象,這就是“騎鳳仙人”。
![](https://www.sxgov.cn/image/2024-06/06/13237639_a8884070-0eea-4441-b4e5-a9b13634f222.jpg)
圖為晉城皇城相府屋檐走獸,最左為騎鳳仙人。
騎鳳仙人不屬于走獸,之所以位列走獸之前、屋檐末梢,是受到了當時年代民間傳說的影響。一說是警戒權貴之人貪心不足就會摔下懸崖粉身碎骨;一說是寓意遇事逢兇化吉、絕處逢生。
![](https://www.sxgov.cn/image/2024-06/06/13237639_93834217-3269-4f9c-a923-eec06f0a34d4.jpg)
圖為忻州五臺山上的脊獸,垂脊最頂端為騎鳳仙人。
“狻猊(suān ní)”是力量與勇氣的象征,據說能夠鎮宅辟邪。傳說中“狻猊”日行五百里,喜煙好坐,故而山西古寺香爐上大多裝飾有“狻猊”,寓意護佑平安、帶來祥瑞。
![](https://www.sxgov.cn/image/2024-06/06/13237639_72f6261a-c4a4-4893-bee2-661b0f9c4e86.jpg)
圖為太原崇善寺香爐,香爐腳即為狻猊。
“斗牛”形象牛角龍身,背上有鰭,在神話傳說中是一種虬螭,也是除禍滅災的吉祥雨鎮物。它是勤勞和財富的象征,也有鎮邪護宅的寓意。
![](https://www.sxgov.cn/image/2024-06/06/13237639_87da9678-f9ef-4463-89c2-5c90a4b94d23.jpg)
圖為忻州五臺山寺廟屋檐上的走獸,最外端為斗牛。
接下來的這只神獸,就算你不知道它叫什么名字,也一定在互聯網上見過它:
![](https://www.sxgov.cn/image/2024-06/06/13237639_6d361434-c427-4d41-b340-7d6a82232cb2.jpg)
這座神獸來自山西晉中,因為委委屈屈的表情受到了很多網友喜愛。別看它正面像個嚶嚶怪,其實人家的正體可是如假包換的猛獸——“獬豸(xiè zhì)”。
![](https://www.sxgov.cn/image/2024-06/06/13237639_b39fb99a-e37e-47ce-bcfb-6b08c1fcacfa.jpg)
圖為清朝末年德國著名建筑師恩斯特·柏石曼于當時太原水西門外拍下的明代獬豸鐵像,如今陳列于太原純陽宮中。
它是一種獨角神獸,代表著公正無私,能夠辨別是非曲直。正因其有這種代表特征,古代司法官員服飾上常繪有“獬豸”圖案。據文獻記載,秦朝時期,御史以“獬豸冠”為飾;漢朝時,廷尉、御吏等司法官員都帶“獬豸冠”。
![](https://www.sxgov.cn/image/2024-06/06/13237639_60ca61c5-93e8-48f5-abfc-76240588c56b.jpg)
圖為獬豸冠。
“鳳”是我國傳說中的百鳥之王,是尊貴與祥瑞的化身。古人將鳳凰作為太平盛世的象征,戰亂年代,山西不少官宦大院在屋脊上安置了鳳獸,以此祈求天下太平。
![](https://www.sxgov.cn/image/2024-06/06/13237639_ee2ebeb5-3c0f-4e73-8da1-1ce6bf4183f9.jpg)
圖為晉城皇城相府內城脊獸,為陳廷敬伯父陳昌言在明崇禎六年為避戰亂而建。右三為鳳獸。
“狎(xiá)魚”也叫“押魚”,聲通“下雨”,在神話傳說中是一種海中異獸,因其有興云作雨的能力故得名。人們將其安置在屋脊上,祈求降雨解旱、防火避災。
官方形象為獅頭龍身,但為了更好地與其他走獸做區分,狎魚在山西部分地區變體為倒吊魚形。
![](https://www.sxgov.cn/image/2024-06/06/13237639_46a3f748-ab19-4cc0-adac-92795264f2a5.jpg)
圖為山西省永樂宮壁畫保護研究院藏狎魚。
經過幾百年的斗轉星移,這些神獸的神韻并未削減半分。它們默默屹立在屋脊之上,以沉默而威嚴的姿態見證著山西古建的榮光。迎送八方來客,見證歲時更迭,這些精致實用的神獸們端坐檐角,不僅為山西醇厚的古建文化增添了一分美感,也讓我國傳統建筑文化以一種新的方式得以傳承。(孫宇佳)
(責任編輯:梁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