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晚報訊(記者 范璐)巍巍太行,中華脊梁。歷時五年、橫跨3省艱苦拍攝,由山西中華文化促進會與山西祖一文化影視傳媒有限公司共同出品的7集人文紀錄片《八百里太行》終于于今年年中面世。7月16日,山西中華文化促進會主辦的《八百里太行》座談會在太原舉行。山西省政協原副主席、山西中華文化促進會主席姜新文等領導嘉賓,以及該片的主創團隊、片中故事人物代表共同出席。
人文紀錄片《八百里太行》,由山西祖一文化影視傳媒有限公司、山西華影新語傳媒有限公司聯合拍攝制作。從2018年底拍攝立項,到2023年底制作完成,攝制組歷經5年行程數萬公里,深入太行山東西兩翼、南中、北、三段的山西、河北、河南省的10余個縣市,跟蹤拍攝了20余組人物故事,真實記錄了生活、工作在太行山區域普通百姓生活狀態、情感歷程。
該片共分7集(單集時長28分30秒,共199.5分鐘),以小切口、大主題,小人物、大情懷為創作思路,以真實、真情、真事為創作基調,以當代社會的剖面折射歷史文化、映襯宏大精神,講述人物與太行山之間生命依存、相互發展的密切關系。
紀錄片每單集內容由3組人物故事以穿插、并行的方式結構內容,全景式真實呈現太行山豐富多彩的文化內涵和新時代的太行山精神風貌,展現太行山區域的風土民情和不同階層人民的生活工作狀態,講好太行山區百姓故事,講好中國故事!
座談會上,與會嘉賓分別就該片的主題思想、藝術特色、表現手法等進行了深入探討,對該片內容所承載的時代精神、文化價值以及藝術內涵給予了積極評價。《八百里太行》中的故事人物代表——昔陽縣趙壁中心小學的特崗教師李慧,也在現場分享了自己堅持8年在山村小學從教的經歷,她說:“從小到大,當老師是我唯一的理想……我是農民的孩子,我深知他們想走出大山的夢想……每當看到孩子們的臉龐,就是我最大的人生享受!”
山西省政府參事室原主任王安祿發言時特別提到:“這部紀錄片體現了歷史審視、人文情懷、專業制作、時代擔當。”最后他引用《金剛經》中的句子“應無所住而生其心”來形容這部作品的拍攝,懷揣真心、沖破了世俗的困難最終達到了如今的真實力道。最后,姜新文主席在總結發言時盛贊《八百里太行》是用中國脊梁的精神來拍攝的大片。同時他也對攝制方提出殷切期望:“希望你們在今后的日子中,緊緊和人民群眾站在一起,把鏡頭對準人民、對準歷史、對準時代。”
該片作為中共山西省委宣傳部重點文藝扶持項目和山西省廣播電視局2020-2022年度全省電視紀錄片重點創意項目,于2023年12月12日榮獲首屆中國嵩山國際人文·自然紀錄片大會優秀提案作品,并先后在山西衛視、央視頻、學習強國、愛奇藝等媒體平臺陸續播映,得到了社會各界的廣泛好評。
同時該片還入選了中央廣播電視總臺英語環球節目中心(CGTN)“可愛的中國”國際傳播節目,作為講述中國故事的優秀外宣節目之一,即將在11月份通過英語、俄語、法語、德語、西班牙語等語種面向全球播映。
(責任編輯:梁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