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黄大片在线观看,精品亚洲成A人片在线观看,国产精品露脸视频观看,国自产拍亚洲免费视频

分享到:
 
 
當前位置: 首頁>>專題2024>>文化中國行>>正文
文化中國行丨聽甲骨文講述“何以中國”
2024年08月20日 10時02分   大河網

□本報記者 張蕊 見習記者 李思瑤 河南日報社全媒體記者 周金淼

古都迎來新朋友。8月17日,“何以中國行走河南”網絡主題宣傳活動采風團的35名中外友人齊聚安陽,走進中國文字博物館、殷墟博物苑、殷墟博物館等地,近距離聆聽甲骨文的故事,見證漢字演變,感悟神秘而厚重的殷商文明。

在殷墟博物館前,來自伊拉克的留學生阿爾沙蒂向記者展示古巴比倫時期蘇美爾人所創造的楔形文字圖片,“你看,楔形文字與甲骨文這兩種古老的文字都很像圖畫。”世界四大文明古國中,不論是古埃及的圣書文字,古巴比倫的楔形文字,還是古印度河流域的原始文字,都隨著文明的發展消失在了歷史長河之中。唯有以甲骨文為基礎的漢字,歷經三千多年的演化,至今仍被使用,這也是中華文明未曾中斷且得以延續的“密碼”。

在殷墟博物苑景區內,一個堆滿了甲骨片的窖穴引起了眾人的注意。這個被命名為YH127的甲骨窖穴發掘于1936年,出土甲骨多達17096片,是殷墟考古發掘以來出土甲骨最多的窖穴,所出土甲骨上的文字記錄了商王武丁時期關于天文、地理、軍事、農業等方面的重要信息,因此被學術界譽為“中國最早的圖書館”。

“那邊的字應該是‘山’字吧。”澳大利亞小伙龍威向下指著不遠處投射在地上的甲骨文“山”字說,“從形狀上就能看出來。”在剛剛結束的巴黎奧運會花樣游泳項目決賽中,中國花樣游泳隊也將此字作為自選動作之一,向全世界展示了燦爛的甲骨文化。除此之外,龍威還準確地找出了“象”字。雖然剛來中國一年,他卻已經發現有些甲骨文和現在的漢字相比,變化并不大,這也從側面說明了甲骨文象形、易懂,與生活聯系緊密的特點。

在中國文字博物館,當伊朗女生米雅在“讀詩詞識甲骨”區域玩互動小游戲時,一個小女孩走過來主動為米雅講解墻上的甲骨文,古老的文字經過小朋友的講解也變得活潑可愛起來。女孩的媽媽楊女士說:“中國文字博物館在暑期開設了‘我是小小講解員’夏令營活動,孩子參加這個夏令營也是想通過自己將甲骨文的知識傳播出去。”

從學校到博物館,從兒童到專家學者,越來越多的人通過各種方式將甲骨文的故事講給更多人聽。何以中國?答案或許就在甲骨文里。

(責任編輯:梁艷)

關閉窗口

    主辦單位:忻州日報社 晉ICP10003702 晉新網備案證編號:14083039 晉公網安備 14090202000008號

    律師提示:本網站所刊登的各種信息,均為忻州在線版權所有,未經協議授權,禁止下載使用,凡不注明出處的將追究法律責任。

    地址:山西省忻州市長征西街31號 熱線:0350-3336505 電子郵箱:sxxzrbw@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