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黄大片在线观看,精品亚洲成A人片在线观看,国产精品露脸视频观看,国自产拍亚洲免费视频

分享到:
 
 
當前位置: 首頁>>專題2024>>文化中國行>>正文
定襄縣發(fā)現(xiàn)長城遺存
2024年09月02日 10時16分   忻州日報

定襄長城 宮愛文 攝

近年來,忻州長城日益受到全國長城界和文化旅游界的重視。但是市里和有關部門在介紹忻州的長城資源時,一直是14個縣(市、區(qū))中13個有長城,唯定襄縣沒有發(fā)現(xiàn)。這也成為忻州市長城學會深入進行長城學術研究的一大課題。忻州市境內的長城資源密布,自古以來是一個龐大而完整的軍事防御體系,原平有長城,忻府區(qū)有長城,處于中間地帶的定襄有沒有長城?長城學會基于強化研究、探索發(fā)現(xiàn)、填補空白、助力忻州長城事業(yè)發(fā)展、提高忻州文化自信的使命,組織了定襄長城考察團,從2024年4月開始,前后10余次到定襄縣尋找長城資源。經過查古書,找古跡,問老人,在白村、湯頭、寺家莊、鎮(zhèn)安寨等地找到長城遺存若干處,填補了定襄的長城資源空白,豐富了忻州的歷史文化內涵。

一、定襄長城遺存清單:

1.古堡二處

一是貓兒寨。位于定襄縣受祿鄉(xiāng)白村北面的貓寨山上。古寨居于天然石山的山巔,坐北朝南,寨門南開。平面形狀呈不規(guī)則形,經初步測量,古堡東西寬63米,南北長156米,占地面積9828平方米。四周原砌有石寨墻,現(xiàn)多有損毀。北墻較為完整,東北角處最高,高達7米。寨中的兵營古建均已坍塌,僅存殘垣斷壁,現(xiàn)新建有寺廟一座。

二是龍頭山兵寨。位于定襄縣受祿鄉(xiāng)上湯頭村東北的龍頭山上。堡寨依據地形呈橢圓形,南北走向,堡門南開,北端為高大的敵臺,整體形似烏龜,敵臺似為龜首。堡墻外徑南北最長處有60米,東西最寬處有38米。堡墻為土筑,原外包石塊,后被扒掉,只存有堡北端不到2米長的一段。內部的土墻四周完整,高約2-3米,厚60-100厘米。

2.烽火臺五處

一是魁星山烽火臺。位于定襄縣受祿鄉(xiāng)白村北部貓寨山西南方向545米的魁星山上。墩臺呈圓堆狀,土石混筑,基座用石塊壘筑,東西寬6米,南北長7.5米,臺體殘高2.5-3米,內為土筑。

二是上湯頭烽火臺。位于定襄縣受祿鄉(xiāng)上湯頭村西300米處的平地上。墩臺為上小下大的圓柱體,高約5米,黃土夯筑。臺基南北長23米,東西寬17.4米。烽火臺底部南北長6米,東西寬5米。

三是白村和尚山烽火臺。位于定襄縣受祿鄉(xiāng)白村村南1公里處的和尚山頂。墩臺為圓堆狀,土石混筑,高2.5米,頂寬直徑4.4米,底部為橢圓形,南北10米,東西12米。頂部到底部坡長4.5米。墩臺周圍有5米寬人工利用過的平臺遺跡。

四是白村烽火臺。位于定襄縣受祿鄉(xiāng)白村1000米處的平地上。當地人稱烽子圪旦。墩臺為圓堆狀,黃土夯筑。四周筑有臺基,臺基東西長18米,南北18米。臺基上面為圓臺,圓臺頂寬直徑4.5米,高3米。臺的北坡長10米。南側被人為挖毀,呈垂直立面狀,高5.8米。

五是下湯頭烽火臺。位于定襄縣受祿鄉(xiāng)下湯頭村北約50米處。墩臺原為方形,臺高9-10米,直徑20-25多米,是長城墩臺中規(guī)模最大的,村民稱“堡子”。過去臺上架有測量高度的大型鐵架。墩臺后來慘遭破壞,現(xiàn)在殘存部分長12米,寬5米,高9米。橫斷面有明顯的夯土層痕跡,夯土層厚20厘米。

3.烽火臺遺址一處

寺家莊雙墩遺址。位于定襄縣受祿鄉(xiāng)寺家莊村北部一居民住宅的附近。原有兩座墩臺,村內叫東臺、西臺,兩臺僅隔15米。臺皆為矩形,黃土夯筑。西臺底部長寬約15米,高約10米。東臺高于西臺,約高11米。墩臺南側原有通上臺頂的巷道,村民曾在臺頂養(yǎng)蜂。可惜此雙臺在2010年左右被拆毀,東臺原址蓋了民居,西臺只存有遺址。

4.古寨遺址一處

鎮(zhèn)安寨古寨遺址。位于定襄縣神山鄉(xiāng)鎮(zhèn)安寨村北端趙家巷一居民宅院附近。較完整的堡墻長15米,寬4米,高1.5米。堡墻底部被前后兩排房屋的后墻夾住,堡墻總高約4.5米。另有堡墻遺址在另一座民居的房后,長11.5米,寬3米,露出地面的高度1米。

二、結論與建議:

在定襄發(fā)現(xiàn)長城遺存后,長城學會通過參考忻州境內的軍事防御和民族交融史,參考忻州長城的修筑歷史,從忻州長城的資源分布分析長城遺存的可能,從歷史資料佐證遺存修筑年代的可信,從遺存現(xiàn)狀分析建筑的久遠。最后初步認為貓兒寨、龍頭山寨兩座堡寨為宋代建筑。五座烽火臺中的魁星山烽火臺、白村和尚山烽火臺、白村烽子圪旦烽火臺與堡寨為同年代的宋代墩臺。上湯頭烽火臺、下湯頭烽火臺為明代墩臺。寺家莊的雙墩據村民的描述應為明代所筑。

定襄長城資源的發(fā)現(xiàn),不僅是忻州長城界的一件大事、也是忻州市發(fā)展文化旅游事業(yè)的一件大事。以后忻州市和定襄縣在介紹忻州的長城資源時,可以理直氣壯地說14個縣(市、區(qū))全部擁有長城資源,因為滄桑的長城是最好的證言。以后定襄縣在對外宣傳文化資源時,可以稱定襄不僅有長城文化遺存,而且是可以開發(fā)利用的旅游資源。這些長城遺存,距鳳凰山風景區(qū)很近,尤其是龍頭山寨距鳳凰山景區(qū)的水面景觀僅300米。貓兒寨、魁星山烽火臺地處奇峰之處,自然風光和人文景觀有機結合。佇立古堡,腳下的宋代石寨展現(xiàn)著厚重的歷史,滹沱河兩岸的平疇沃野旖旎風光一覽無余,是打造新的旅游景點的好地方。

楊峻峰

(責任編輯:梁艷)

關閉窗口

    主辦單位:忻州日報社 晉ICP10003702 晉新網備案證編號:14083039 晉公網安備 14090202000008號

    律師提示:本網站所刊登的各種信息,均為忻州在線版權所有,未經協(xié)議授權,禁止下載使用,凡不注明出處的將追究法律責任。

    地址:山西省忻州市長征西街31號 熱線:0350-3336505 電子郵箱:sxxzrbw@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