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提出,加快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健全生態環境治理體系,推進生態優先、節約集約、綠色低碳發展,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連日來,全省廣大黨員干部群眾采取多種形式,認真學習領會全會精神的豐富內涵、精神實質和實踐要求,大家紛紛表示,要聚焦建設美麗中國,切實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全會精神上來,守正創新、務實擔當,以增進人民福祉為出發點和落腳點,加快形成綠色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推動綠水青山的自然財富、生態財富轉化為社會財富、經濟財富,不斷譜寫新時代改革開放山西新篇章。
全面深化轉型
推進綠色低碳循環發展
全會指出,實施支持綠色低碳發展的財稅、金融、投資、價格政策和標準體系,發展綠色低碳產業,健全綠色消費激勵機制,促進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經濟體系建設。
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為我們在新時代新征程上不斷把改革推向前進提供了根本遵循。省自然資源廳黨組書記、廳長,省自然資源總督察姚青林表示,將堅決貫徹全會精神和省委省政府部署要求,自覺把改革擺在更加突出位置,統籌高水平保護、高質量保障、高效能治理,以守正創新的改革態勢扭住關鍵發力、瞄準重點攻堅,完善我省高水平土地和礦業權市場配置體系,構建優勢互補高質量發展的國土空間體系,改革完善耕地占補平衡制度,優化土地管理制度,健全覆蓋全域全類型統一銜接的國土空間用途管制和規劃許可制度,健全自然資源資產產權制度和管理制度體系,健全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和系統治理機制,深化自然資源有償使用制度,全面推進自然資源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當好譜寫中國式現代化山西篇章的執行者、行動派、實干家。
“我省作為能源大省,承擔著資源型經濟轉型和能源革命的光榮使命,我們要認真學習領會全會精神,著力打造能源新質生產力,縱深推進能源革命綜合改革試點,加快構建新型能源體系。”省能源局黨組成員、副局長杜青表示,“今后將通過強化科技攻關,踐行數智賦能,大力推動煤礦智能化、新型電力系統、非常規天然氣技術攻關增儲上產,打造‘山西氫谷’‘可持續燃料供給區’‘低能耗零碳算力山西基地’。同時,通過新能源產業規模化基地化發展,加快綠電資源就地轉化,打造綠電招商‘金字招牌’,推動高端產業在我省集群發展。”
晉南鋼鐵集團積極踐行低碳發展理念,不僅開創了“鋼焦化氫電”一體化耦合降碳先河,“轉爐煤氣及焦爐煤氣耦合制乙二醇聯產LNG技術開發與工業化”項目達國際先進水平,而且在富氫低碳冶金方面擁有全國領先的低碳排、長流程鋼鐵產線。此外,晉南鋼鐵還打造綠色零碳干線物流,擁有全球最大的加氫站和全國首個零碳氫能重卡運輸網絡,努力成為全流程綠色鋼鐵企業。集團總裁張天福表示,近零碳鋼鐵企業的建設,在履行社會責任的同時,也為企業大量節約能源支出,帶來實實在在的經濟效益。今后,企業將進一步強化科研創新,加快打造行業綠色發展標桿,為更好地落實“雙碳”行動、助力全省高質量發展貢獻力量。
全質加快改善
推動生態環境根本好轉
全會提出,落實生態保護紅線管理制度,健全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和系統治理機制,建設多元化生態保護修復投入機制。
“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再次強調,健全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和系統治理機制,為林草系統推進新時代綠色發展和美麗中國建設堅定了行動指南。我們將堅決貫徹黨中央關于全面深化改革的決策部署,進一步深化林草事業高質量發展體制機制改革,堅持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統治理,以打好三北工程黃河‘幾字彎’攻堅戰引領科學開展國土綠化,統籌推進提升林草濕荒四大生態系統多樣性、穩定性和持續性;以實施‘百場帶千村’行動助力深化集體林權制度改革,持續拓寬綠水青山向金山銀山轉化通道,努力為推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現代化建設貢獻力量。”省林草局黨組書記、局長袁同鎖表示。
“全會提出實施分區域、差異化、精準管控的生態環境管理制度。我們將深入貫徹全會精神,積極落實省委、省政府《關于加強生態環境分區管控的實施意見》,科學劃定環境管控單元,精準制定差異化的生態環境準入清單,通過‘劃界線、定邊框、設清單’推動綠色低碳發展和生態環境治理現代化水平提升。同時,著力解決重點區域、重點流域突出生態環境問題,堅決守住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的底線,全方位服務好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戰略實施,為美麗山西建設奠定堅實基礎。”省生態環境廳正處級監察專員牛培豪說。
實行國有森林資源資產有償使用意義深遠,不僅能實現國有森林資源資產保值增值和民生改善,還能激發國有林區活力,更好地保護和發展森林資源。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發出了“深化自然資源有償使用制度改革”的動員令。省太岳林局七里峪林場場長朱文奇激動地說:“我們林場將以改革之力,借鑒學習‘千萬工程’經驗,樹立‘森林+旅游、森林+康養、森林+大健康’的理念,著力打造有亮點、有新意、有特色、有元素的‘四有’森林康養林場,突出局地共管、場區共治、探索發展和保護協同共生的新路徑,讓七里峪好生態、好山水成為有價之寶。”
全民動員行動
推動美麗山西共建共享
全會指出,中國式現代化是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必須完善生態文明制度體系,協同推進降碳、減污、擴綠、增長,積極應對氣候變化,加快完善落實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的體制機制。
“為落實水資源剛性約束,我省將進一步健全水資源開發利用管控指標體系,在已明確全省用水總量控制指標、完成黃河流域干支流耗水指標分配的基礎上,盡快明確我省海河流域可用水量指標、地下水管控指標,為堅持‘四水四定’提供科學支撐。”省水利廳水資源處處長張天鋒說,“同時,合理配置我省生活、農業、工業和河道外生態環境等方面用水,實行水資源用途管制和差別化管控,進一步促進黃河水利用,加強地下水保護,持續強化規劃水資源論證,推動經濟社會發展量水而行。”
“全會將全面推進以國家公園為主體的自然保護地體系建設,作為健全生態環境治理體系重要內容推進部署,更加堅定了我們加快自然保護地體系建設步伐的信心與決心。我們將以創建太行山國家公園為引領,堅持批、管、建、用‘四位一體’,持續推進自然保護地整合優化,進一步完善自然保護地空間格局,構建新型自然保護地分類分級分區體系,不斷滿足人民群眾對優美生態環境、優良生態產品、優質生態服務的需要,為譜寫建設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山西篇章奠定生態根基。”省林草局保護地處處長李志軍表示。
踐行低碳生活,堅持綠色發展的生態文明自覺。“我們要引導普通村民形成簡約適度、綠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太原市尖草坪區南翟村黨支部書記趙建慶表示。不久前,村里建成一批新能源汽車充電樁,村民間興起了購入綠牌電車的風潮。“開起來比燃油車省錢,還能減少碳排放,為減排降碳作貢獻。”村民牛翔對村里新配套的充電樁設施十分滿意。接下來,南翟村村“兩委”將在農業生產方面引導村民用有機肥代替化學肥料、采取秸稈粉碎還田生產方式,盡量減少溫室氣體排放。
本報記者張麗媛 賀鍇 范珍
李全宏 郭慧聰 張毅 程國媛
(責任編輯:梁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