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的巨筆,又一次在關鍵處落墨。
7月15日至18日,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在京舉行。全會關于深化教育、科技、人才體制機制一體改革的部署,引起了我市廣大科教界人士的熱烈討論。大家認為,科技是第一生產力,人才是第一資源,創新是第一動力。要學習好貫徹好落實好全會精神,以深化改革充分激發創新活力動力,加快培育和發展新質生產力,用好改革關鍵一招,一體推進教育科技人才事業發展,為奮力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忻州實踐”蓄勢賦能。
市委組織部人才辦負責人表示,要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持續深化人才發展體制機制改革,暢通教育、科技、人才的良性循環,創新人才培養、引進、使用機制,在科學評價、強化激勵上持續用力,充分激發人才的創新創造活力。全力優化人才發展環境,落實高層次人才服務保障具體措施,構建具有忻州特色優勢的人才服務體系,以高質量人才振興引領新時代忻州全面振興。
“全會審議通過了《中共中央關于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決定》,為我們各項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市科技局局長王殿君說,下一步,我們將認真學習和深刻領會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把全會精神貫徹落實到具體工作中去,深化科技體制改革,加快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同時,扎實推動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深度融合,持續開展有組織、成體系的科技成果轉化工作,不斷培育新質生產力,為經濟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勁動能。
科技創新靠人才,人才培養靠教育。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開幕以來,我市教育系統全體干部師生通過電視、廣播、手機、網絡直播等形式觀看、收聽會議盛況。大家紛紛表示,在歷史的年輪中,我們從“落后時代”到“趕上時代”再到“引領時代”,改革開放深刻改變了我們的面貌,成為當代中國最顯著的特征。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更是給我們帶來了教育發展的新思想、新方向、新措施。
市教育局局長劉新明表示,教育、科技、人才是中國式現代化的基礎性、戰略性支撐,我們將進一步增強科教興國和科教強國意識,深入實施科教興國戰略和教育優先發展戰略,科學謀劃推進新時代教育綜合改革,堅決破除制約教育高質量發展的體制機制障礙。同時,圍繞解決人民群眾急難愁盼問題,針對學齡人口峰谷變化做好前瞻性布局,優化區域教育資源配置,完善義務教育優質均衡推進機制,促進我市教育事業高質量發展。
忻州市第二實驗小學校長賈潤平說:“改革開放讓祖國實現了跨越式發展,作為教育工作者,我們必須抓住課改的契機,不斷學習和更新自己的教育理念和教學方法,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在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和綜合素質上改革創新、銳意進取。”
高等學校是教育、科技、人才的集聚高地,忻州職業技術學院校領導汪淵慧深感責任重大:“創新之教育培養創造之人才,創造之人才造就創新之國家。高等學校要率先貫徹落實好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深入實施科教興國戰略、人才強國戰略、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統籌推進教育科技人才體制機制一體改革。我們將準確把握高等教育改革發展的歷史方位,圍繞學校改革發展查堵點、破難題、謀實招、建機制,推動教育綜合改革向更深層次挺進,將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作為學校綜合改革的總牽引,以立德樹人為根本,以高質量發展為主線,堅持穩中求進、以進促穩、先立后破,不斷完善教育評價體系,構建與新質生產力發展要求相匹配的創新人才培養體系。”(記者 魏鵬飛)
(責任編輯:盧相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