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鄉環衛一體化是踐行‘千萬工程’的‘先手棋’,不但美了鄉村,還為基層減了負,為廣大群眾提供了穩定的就業崗位,營造了良好的社會風尚。”晉城市高平市神農鎮中廟村黨支部書記李濤高興地說。
今年以來,高平市城市管理局持續深化“無廢城市”創建工作,不斷創新體制機制和管理模式,按照“一把掃帚掃到底”原則,將高平市中心區主次干道、內街小巷、交通護欄清洗等納入環衛一體化項目,梯次推進環衛保潔向鎮區延伸,實現了城鄉環衛從“建管并舉”到“自治共治”、從“各管各”到“共同管”的一體化管理,大大提升了農村生活便利度和舒適度。截至目前,已建成運行20個垃圾中轉站,覆蓋了高平市521個自然村(304個行政村),日處理能力約350噸,集中收運處置覆蓋率達98%。
幸福感┃村莊靚 人氣旺
“城鄉環衛一體化,硬設施、軟服務都有很大的改善和提升,每個垃圾分類試點村都設置了垃圾分類亭。環衛工人定員定崗,垃圾收運定時定點。”高平市神農鎮70歲的村民宋景書說。
如何“一把掃帚掃到底”?高平市政府以“有形手”牽起市場“無形手”,合力促進城鄉環衛一體化,于2020年1月主動引入市場競爭機制,經公開招標,最終以購買服務模式,與山西美欣達欣環衛科技有限公司簽訂協議,在高平市城市規劃區、3個街道辦事處和12個鄉鎮,實施環衛清掃保潔一體化作業,堅持同城同標,著力構建“全方位覆蓋、無縫隙對接、市場化運作、一體化管理”新格局。
“專業的事還得交給專業的隊伍、專業的人!”說起城鄉環衛一體化,李濤深有感觸:之前,村里的環境衛生都是鎮村設置的公益性崗位保潔人員進行打掃,沒有規范的保潔體系。自從欣環衛接管村里的環衛清掃,村里的每個角落都得到周全的清掃維護。
李濤說,農村環境問題是“千萬工程”的切入點,通過城鄉環衛一體化改革,鄉村面貌煥然一新。接下來,村里將大力推進生活垃圾分類,以美麗鄉村引領產業創新。
獲得感┃設施全 服務優
推動一體清掃從市區街巷向村鎮延伸,不僅是空間拓展,更關鍵的是資源力量的統籌整合。
高平市城市管理局黨組書記、局長李國明說,城市管理要像“繡花”一樣精細,“針腳”要走得細密,就得調動多元力量。
高平市堅持系統觀念,從編制村莊規劃、制定考核辦法、實施細則等入手,通過“一盤棋”的頂層制度設計,有機貫通城管、欣環衛、鄉鎮等部門服務資源,創新“專業服務+智慧平臺+行政力量”“管理+服務+運營”相融合的方式,將城市整體作為一個“大物業”,實施“一體化保潔”,全鏈條推動垃圾分類進入萬千百姓家。
“以往,村里的衛生保潔,經常被村民埋怨。現在有專業公司參與,人員增加了,還有機械作業。勞動強度降低了,工資收入也漲了。我們還能享受高溫補貼、加班補助等,干得很有勁!”欣環衛保潔員牛小霞高興地說。
據了解,自今年4月以來,欣環衛先后接管了4個鎮區的環衛清掃工作。接管后,繼續與鎮村原有保潔員續約,確保做到“人員全盤接收”“工資待遇提升”。目前,欣環衛約有1000名一線保潔員,大多實現了“家門口”就業。
滿意度┃負擔減 動能足
“之前,村里每年搞保潔投入不少,但效果不太理想。城鄉環衛一體化后,基層負擔減輕了,省下的錢可投入產業發展、公共設施建設。”河西鎮河西村黨支部書記劉長清說,河西鎮是商貿重鎮,人員流動大、貿易活動多,環衛保潔是“重頭戲”。自從欣環衛接管后,在保潔員的引領和帶動下,人人參與、人人負責、人人奉獻、人人共享的區域格局正在形成。
干凈整潔有序,是城鄉環衛一體化的“產出力”,可有效提高招商引資項目的落地率,激活鄉村新動能。
李濤感慨地說,讓企業在村里見到具體“場景”,切實感受到項目落地資源是匹配的,是招商成功的關鍵,也是吸引人才歸鄉的關鍵。
三甲鎮北莊村,立足社火文化這一傳統民俗,進行具象化展示,從彩燈制作、社火服裝道具制作到社火表演,帶動了周邊數百名村民在家門口就業,使得民俗文化活化傳承與產業發展相得益彰。美麗鄉村“嵌”入了產業,吸引著大量年輕人帶著資源和創意歸鄉。
驅車沿炎帝大道前行,道路旁有籃球場、足球場。“環衛一體化為基層減了負,有了更多資金提升修建各類公共文化設施,提升公共空間品質。”劉長清說,鄉村外在環境“眼前一亮”,在潛移默化中提升了村民的文明素養和精神面貌,他們已從“旁觀者”轉化為美麗鄉村“建設者”。
郭寧 杜艾戎
(責任編輯:梁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