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茂為孩子們介紹人體穴位相關知識。王金龍攝
本報記者 趙丹琦
“我最大的幸福就是看到孩子們因為我們的努力而恢復健康,以及家長對我們工作的認可,這也是我不斷前行的動力。”當被記者問及幸福感的源泉時,市中醫醫院小兒推拿培訓基地負責人、青年醫師田茂如是道。
田茂出身于醫學世家,畢業于山西中醫藥大學針灸推拿專業,師從針灸名家、北京中醫藥大學臨床特聘教授郭廷英先生,是郭氏針灸的第三代傳承人。在推拿技藝上,他在繼承家族醫學的基礎上,又勇于借鑒和吸收各路名家的絕技,逐漸在臨床實踐中形成了自己的獨特風格。
十年磨劍,十年砥礪。“大一時我加入了全國百強社團推拿按摩協會,畢業后積極參加市衛健委組織的小兒推拿培訓活動和全省小兒推拿骨干人才培訓班。”談到選擇這份職業的歷程,田茂表示,十余年的勤學苦練,他對推拿的熱愛從未改變。“今年1月,我市小兒推拿培訓基地正式開診,我有幸擔任了基地負責人。”他說。
據悉,市中醫醫院小兒推拿培訓基地是集臨床、科研、教學、預防保健為一體,以中醫內治法和外治法相結合為特色的臨床科室,而小兒推拿這一極具中醫診療特色的中醫技術,在應對兒童常見病、多發病以及亞健康調理等方面具有明顯優勢。
“截至目前,我們診室已服務近6000人次。作為醫生,我深切體會到推拿技術在兒童疾病治療中的重要性,無論是發熱、咳嗽等呼吸系統疾病,還是食欲不振、積食、消化不良、便秘等脾胃系統疾病,推拿技術都展現出顯著的療效,并有效避免了孩子們在進行打針、輸液等治療時可能遇到的不良反應。”田茂說。
墻上貼著“今天是元氣滿滿的一天”的彩色標語與兒童常用穴位圖,同干凈整潔的推拿床等一起構成了一間不大卻溫馨的診療室,被孩子們環繞在中間的正是身著白大褂的田茂。這是他每日工作的真實場景。
道阻且長,然而熱愛能抵歲月漫長。在治愈孩子的過程中,田茂也被孩子們純真的笑臉治愈著。在每一個幫助孩子擺脫病痛的時刻,田茂都由衷地感到快樂。
“讓我印象比較深刻的是一位老師,他的孩子大約七八歲,每天早上起來都會嘔吐和腹瀉,嘗試過許多方法,效果都不佳。有一天,辦公室的老師向他推薦了我們的特色治療方法。我診斷孩子為腸胃不和,并進行了臍灸治療,同時配合小兒推拿手法,當天就效如桴鼓,不到三天就痊愈了,氣色也越來越好,家長也跟著放下心來。后來,孩子的父母成了我們的忠實粉絲,經常向其他家長推薦我們的治療方法。”田茂對于這段經歷記憶猶新。
從無到有,從有到優,醫療設備的提檔升級及醫資力量的不斷壯大,不僅為田茂及同事的工作帶來更多便利,更為其增添了前進的動力。
隨著時間的推移,小兒推拿培訓基地從最初的3張床位增加至現在的9張,團隊從原先的3人發展為6人,包括一名主治醫師、兩名具有研究生學歷的住院醫師以及三名主管護士。
“以前我們給孩子進行艾灸治療時,排煙是一大問題。院領導了解情況后,為我們安裝了4臺凈煙風機,極大地改善了治療環境。如今,來到科室,幾乎聞不到艾灸的氣味。”談起診療環境的變化,田茂感觸頗深,“為方便科室開展診療工作,醫院還為我們配備了相關設施。”
工作上,田茂至精至誠,全心全意守護每一個孩子的健康;生活中,他踏實穩重,致力于追求家庭的和諧與安寧。
當年,在南方積累了一段寶貴經驗后,田茂毅然決定回歸忻州,并在這里扎根。“我的弟弟妹妹同樣選擇了針灸推拿專業,如今已相繼畢業并順利就業。平日里,我們還能運用所學的中醫知識為家人治療疾病、調理身體。如今,工作穩定,家庭和睦,親人安康,這樣的生活狀態讓我感到無比幸福與滿足。”田茂笑著說。
(責任編輯:梁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