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紹業是忻州市第二中學退休教師。從鄉村學校到城市中學,郭紹業幾十年來為黨的教育事業辛勤耕耘、默默奉獻。他全家5口人,3人從事教育工作,他的家庭是改革開放后無數教師家庭的一個縮影。
郭紹業從小在農村長大,上學第一天學唱的第一首歌是《聽話要聽黨的話》。他高中畢業后返鄉務農,積極參加農業生產勞動,擔鹽土、挖渠、深翻土地,哪里艱苦到哪里。一年后,他擔任了村團支部書記、青年突擊隊長,帶領全村青年大搞農田水利基本建設。1976年,村里推薦他上了學費全免的忻縣師范學校,令他又一次感受到黨和國家給予的溫暖和關懷。
從忻縣師范學校畢業后,郭紹業被分配到高城中學教授化學課,5年后擔任高城聯合學校校長。1984年,他光榮加入中國共產黨。從此,他更加勤奮學習,積極工作,努力改善辦學條件。幾年間,高城學校率先蓋起3層教學樓,金山鋪學校、淤泥學校、張村學校、永豐莊學校先后拆除舊校舍,蓋起磚混結構的教學用房。高城聯校中考成績年年上升,周圍鄉村的學生紛紛涌向高城中學,郭紹業也被市里連續3年評為優秀教育工作者。后來,他調到忻州七中工作,在他的引領下,七中中考成績年年有突破,教學改革享譽省內外。1995年,他調到忻州二中分管后勤工作后,解決了暖氣、廚房存在的“老大難”問題,完善和新建了職工宿舍樓,在忻州經濟開發區新建了學校,從根本上改善了二中的辦學條件。他在二中工作整整20年,始終聽黨指揮跟黨走,團結全校教職工奮力改革,勇往直前。
2015年7月,郭紹業光榮退休,當時一些單位特別是幾所私立學校都想高薪聘用他。他沒有去私立學校掙高薪,而是選擇了公益性較強的區志辦和文史委,幫助撰寫區志和編輯文史資料。后來他擔任了學校退休黨支部書記,在家屬院建立了老干部活動室,組織了校史編輯組和文史、回憶錄寫作組,讓退下來的老同志發揮余熱,老有所為。郭紹業認真研究地方文史,退休后編輯岀版了《忻州驕子》《平民教育家石子山先生》《百年名人傳略(忻府區文史資料二十一輯)》《代郡郭氏族譜》《令狐莊薛氏族譜》《敦厚堂文稿》等書籍。他與另外兩位忻州二中退休教師一起參與編輯了《忻府區志》《忻府區鄉土教材(愛我家鄉)》《忻縣烈士志略》《忻府年鑒》《忻州市第二中學校史》等書籍。他關心退休老同志的生活狀況,經常幫助他們解決一些力所能及的問題,及時把訂閱的報紙雜志親自送上門,每次大雪后都要帶頭清掃積雪,防止老年人摔倒。每年正月,為了活躍老年人的文化生活,他都要在大院組織扭秧歌、跳舞等文藝活動。
郭紹業的兒子在山西省人民代表報社工作,兒媳在山西傳媒學院工作,一家5口人,就有3名黨員,家庭和睦幸福。他說:“我們趕上了好時代,過上了幸福生活!” (趙 菁 張子霖)
(責任編輯:梁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