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老師,我們這老梨樹眼看不行了,你能不能過來瞧瞧,如果能救活,也是鄉親們的一份收入……”高國珍通過多方打聽,終于聯系到了張成才,開口便是求助。沒想到,后者不僅一口答應,還成功救活了偏關縣高家上石會村的300畝梨樹。十幾年來,這樣的場景數不勝數,張成才像個陀螺一樣,奔走在校園和山野,不知疲倦。
2003年,22歲的張成才從山西農業大學畢業后,放棄省城工作機會,毅然來到原平農校,投身到農業職業教育和服務“三農”工作中,這一干就是21年。21年來,他帶出一批批工匠技能型人才,致力于林果產業發展,以實際行動成為農民脫貧致富的引路人,用過硬的專業知識和高超技藝贏得大家的一致好評。對他來說,最幸福的時刻,就是教學和助農時,問題被解決的那一刻。
作為園林園藝專業帶頭人,他始終把教書和育人放在工作首位,始終把忻州“三農”建設、農民增收致富作為他的初心和使命。他主動承擔教學科研和培訓支農任務,先后承擔“園林規劃設計”“園林植物栽培與養護”等8門課程的講授工作,參與編寫教育部規劃教材《城市綠化美化》《園林藝術》《園林制圖》《庭院花園建造手冊》4部,發表論文12篇,參與“礦區生態恢復植物選育”等3項課題研究,完成“北方花木生產與養護”優質課程1門,取得國家授權專利5項,累計主持各類農業規劃50多項,先后榮獲“優秀指導教師”10次。以張成才命名的職工創新工作室完成教科研課題10余項,編寫教材20部,創建鑄魂育人文化品牌13個,創新思政微課38個,獲得各級各類技能大賽獎項39項。
2018年,他主動請纓,承擔起7個地區46縣市2300名創業致富帶頭人的培訓工作。學員中有521人擁有穩定產業,涌現出藍送平、楊永富等典型學員200余名,帶動貧困人口18892人走上致富路。他的“5·27創新培育工作法”在全省得到推廣。
忙于工作的同時,張成才也不放過任何一個提升專業水平的機會,先后獲得“高級花卉園藝師”“高級景觀設計師”“園林綠化工和護林員考評員”資質。據統計,從2020年開始,他利用自己的專業特長,積極服務社會,主持了原平市新小營村委會綠地規劃、忻州市長征小學西校區植物科普研學基地規劃、原平市大林鄉政府綠化、靜樂縣雙路鎮泉莊村鄉村旅游規劃、五臺寶峰寺院落規劃、繁峙縣金鼎礦業廠區景觀規劃、原平經濟技術開發區管委會景觀規劃、山西尊壹食用菌公司園區規劃、山西省電力公司景觀設計等幾十個項目,均被成功驗收。
努力沒有白費,他的人品和能力眾人看在眼里——2018年榮獲“山西省三晉英才”稱號,2020年榮獲“山西省產業扶貧‘十百’科技幫扶典型”,2022年榮獲“山西省五一勞動獎”,2022年榮獲忻州市第二屆“忻州工匠”;他的論文《新形勢下職業教育涉農專業人才培育模式的實踐與探索——實施三園制,實現三滿意》被中國職業教育學會評為“第十屆全國農業職業教育教學優秀論文”一等獎;2022年由他主持的“以綠育人,和諧共享”特色校園環境育人品牌課題入選“山西省鑄魂育人品牌”;2023年由他制作的“月季的品類和應用”思政微課獲得省教育廳認定;他還獲得2022年“忻州市第二屆理論宣講大賽”一等獎、“山西省職業院校實訓方案設計大賽”二等獎、2024年“忻州市職業院校教學能力大賽”二等獎。2024年,“張成才職工創新工作室”被命名為“省級職工創新工作室”。
這些榮譽,見證了張成才日復一日的辛勤耕耘和收獲。張成才說:“干工作不吃虧,幸福生活是奮斗出來的?!被蛟S正是擁有這樣的心態,才讓他勇往直前、不懼任何困難,用自己的實際行動生動地詮釋了這句話。
(責任編輯:梁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