忻州市能源局黨組書記、局長 呂曉剛
市委五屆七次全會對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奮力譜寫中國式現代化忻州篇章作出系統部署。全會通過的《中共忻州市委關于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奮力譜寫中國式現代化忻州篇章的實施意見》,對“健全推動高質量發展體制機制,持續深化能源革命綜合改革試點”提出了具體落實舉措。我們將持續學習貫徹全會精神,以強烈的責任擔當堅定扛牢使命任務,牢固樹立“發展是硬道理、業績是新擔當、交賬是軍令狀”的理念,秉持“負責任、動腦筋、講良心”的工作要求,把各項部署落實落細、落地見效,為推動我市全方位轉型、高質量發展貢獻能源力量。
逐“綠”而行,不斷厚植能源綠色轉型底色
我市積極推動傳統能源綠色轉型發展,全面構建“智能+綠色”為主的智能低碳、安全高效的現代煤炭開發利用體系,煤炭產量連續4年突破億噸,先進產能達到96.43%,排名全省第一。下一步,我市將繼續加快智慧礦山建設,推進以5G、人工智能、物聯網、云計算、大數據為代表的新一代智能化信息技術深度融合發展,力爭到2027年全市正常生產煤礦全部實現智能化。推動煤炭綠色開采試點建設,繼續實施靜樂天安煤業、大遠煤業、原平龍宮煤業等保水開采、神華保德煤礦煤與瓦斯共采、沙坪煤業無煤柱開采等試點項目建設,助力煤炭產業釋放綠色轉型活力。夯實火電兜底保障基礎,力爭山煤河曲2×35萬千瓦煤電項目年內建成投產,晉控同華軒崗二期2×66萬千瓦煤電項目和國能河曲三期2×66萬千瓦煤電項目年內核準,明年開工建設。推動煤電機組升級改造,完成2024年6臺機組235萬千瓦改造任務,謀劃2025年4臺機組252萬千瓦節能改造,推進煤電機組清潔低碳化發展。
向“新”而行,扎實推動新型能源體系建設
我市于2018年首次實現能源結構反轉以來,綠色能源發展態勢持續強勁,新能源和清潔能源裝機突破1200萬千瓦,連續6年位居全省第一。下一步,我市將積極推動全市清潔能源高質量發展,構建火電與水電、風電、光電、生物質發電競相發展的綜合能源產業體系,打造多能互補大型綜合能源基地。持續壯大風光產業規模,加快推動寧武中廣核光伏等一批風電光伏項目建成并網。不斷強化新能源全產業鏈條,充分發揮省級新能源產業鏈11家“鏈上”“鏈核”企業帶頭引領作用,孵化帶動高端能源裝備等產業落地,推動產業鏈條全面延伸壯大。加速電力轉化外送消納,依托與保定等地共建綠色能源經濟廊道,謀劃建設“忻州——京津冀”特高壓輸電通道,加快建設忻州北500千伏輸變電工程和寧武500千伏新能源匯集站兩個重大輸變電項目。按照風光基地+配套煤電+輸電通道“三位一體”思路,讓我市的資源優勢、后發優勢逐步轉化為經濟優勢、競爭優勢,為加快能源高質量發展注入持久動能。
“碳”路前行,持續賦能能源低碳高效發展
近年來,我市不斷完善能耗雙控管理機制,堅決遏制“兩高”項目盲目發展,截至2023年底,單位地區生產總值能耗較“十三五”末期下降了10.75%,全市能源消費結構得到有效改善。下一步我們將持續發力,堅持節能優先,進一步優化政策創設,強化能源消費約束性管控,強化總量彈性管理,推動能耗“雙控”向碳排放“雙控”轉變。加大“零碳礦山”建設力度,提升煤礦瓦斯抽采利用水平,密切跟蹤CCUS(碳捕獲、利用與封存)等技術發展和商業應用的前沿動態,鼓勵企業因地制宜開展技術攻關和試點示范,推動傳統高碳產業成為降碳先鋒。強化風電、光伏等綠電資源就地轉化力度,提升可再生能源消納比例,把能源優勢轉化為新興產業發展的競爭優勢,努力探索一條具有資源型地區特色的碳達峰、碳中和實現路徑。
百舸爭流千帆競,策馬揚鞭奮者先。全市能源系統將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牢記習近平總書記“在轉型發展上率先蹚出一條新路來”的諄諄教誨和深切囑托,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堅決落實省委十二屆八次全會和市委五屆七次全會系統部署,以“一張藍圖繪到底”的堅持和“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執著,進一步扛牢責任,狠抓落實,加快建設清潔低碳、安全高效的新型能源體系,助推全市高質量發展和全方位轉型。
(責任編輯:梁艷)